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摄影艺术 正文

影像是最好的历史证人

人民书画网  2015-02-27 15:06:56 阅读:
核心提示:

  世界也许一天也没有安宁过,饥饿,灾难,暴力,战争......

  有无数的纪实摄影作品为证,那些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世界的----

  于是,我一次次的被这些影像深深地感动着,并且成为培育我社会的、历史的责任感,运用纪实摄影的记录功能去为历史作证的力量源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十三年抗日战争写下了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那些为数不多的纪实影像成为记录那个时代的宝贵的摄影遗产,也成为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不朽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而同样记录了那个时期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许许多多的纪实影像,至今仍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那一幅幅血腥的、惨烈的、悲壮的影像画面,成为昭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肆意践踏人性、疯狂屠杀中国人民的罪恶佐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60多年,仿佛所有的都该成为记忆。但是不尽然。一切似乎都是遥远的历史,一切又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在我们的视野中,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的阴霾依然并没有散去,那些寥寥无几的、年迈的战争受害者的心还在淌血;战争罪恶的清算举步维艰,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否认战争罪行、为侵略历史翻案的鼓噪喧嚣依然甚嚣尘上......

  我拍摄的大量的纪实影像为证。

  始于1992年的我的关于旨在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罪行、尤其是对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的纪实摄影追踪已经进行了整整二十个年头,数万张真实的纪实图片成为这一段历史的影像佐证。

  就我的这些以“为历史作证”为主题的纪实图片的影像作用,旅美摄影评论家王瑞在《控告:战争受害者的切身揭露与纪实摄影的立此存照》一文中这样说:“一场战争的事实并不因该场战争的结束而告终,对引发战争的历史原因和对战争罪恶的清算检讨,往往是随战争的结束而开始,检讨的过程甚至比战乱的过程更加漫长、也更为艰难。因为事过境迁以后,实际卷入战争的当事人必然逐渐消失,大量足以还原事实的人证史料随之流逝,从而为清算战争造成困难和悬念。

  也正因如此,挑动战争的罪犯一方,往往采取销毁证据、隐瞒事实达到篡改历史的无赖手法,企图逃避罪责。在这个意义上,一场战争并非随着地理战场的定局而结束,甚而在勘定历史的这条看不见的战场上继续上演着无形的政治战斗。

  第二次世界大战里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挑起战争的日本方面至今仍然坚持军国主义战争贩子的死硬立场,拒不向战争受害国家的无数战争受害个人道歉赔偿,甚至变本加厉地颠倒黑白掩盖并歪曲事实。于此,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清算,既具有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正当意义,更有对战争受害者讨还公道并对挑起战争者进行彻底惩罚的道德意义。

  事实取证作为战争清算罪恶的凭据,具有还原历史真实的特别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纪实摄影的深化发展,对日趋凋零的中日战争幸存老人,尤其对残存战争受害者生活实境的拍照,使以往只有录音和文字纪录的口述历史通过影像作用而获得有力延展。”

  于是,我选择了纪实摄影,运用影像的特殊功能去见证这一段历史。

  这也是我一个摄影人应该负有的历史责任使然。

  (二)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恶行累累,罄竹难书,造成3500多万中国人伤亡,经济损失超5000亿美元之多。但即便是这样,总是“以德报怨”的中国人始终以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为建立和发展友好的中日关系而竭尽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的一笔勾销。对此,已故周恩来总理说:“可以原谅,但不可以忘却”。事实应该是也必须是,两国的真正友好必须建立在对战争历史彻底清算的基础上。以史方能为鉴,总结过去方能开辟未来。但时至战争过去了60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对战争历史的清算这一步依然没有迈开,多少的中日两国的有智慧的政治家和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终生的期求建立“真正友好的中日关系”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倒是把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扭结一起的更为错综复杂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隐藏在“中日友好”惯常口号后面中日两国人民心灵上的那道“伤痕”“鸿沟”依然很深很深。

  这其中包括两国必须面对的不知到何时才能解决的中日战争遗留问题。

  这是又一段不寻常意义的中日历史。

  摄影人责无旁贷。

  1992年初,一次对二战中在日本发生的惨案事件---也就是中日战争遗留问题中代表性事件之一“花冈惨案”纪念活动的拍摄,深深刺痛了我的神经,也唤起了我的摄影觉醒。我明白地意识到,我更应该用摄影纪实的拍摄手段和方法,去关注和纪录中华民族历史上那段最悲惨、悲壮的记忆。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摄影人理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于是,这一次的拍摄,完成了我摄影理念和人生追求的一次彻底升华。于是,也从这一年起,我全力以赴致力于抗日战争和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的研究拍摄,先后深入国内许多个省份,20次远赴日本,采访拍摄“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悲惨经历,跟踪拍摄中国劳工、慰安妇、台湾原住民等战争受害者的对日诉讼,采访战争的加害者日本侵华老兵对自己当年亲手屠杀中国人罪行的自我忏悔等等,用他们的口述历史和影像纪录了的铁一般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昭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罪行,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妄图掩盖、否认战争罪行的无耻行径。二十年来,我拍摄了一大批珍贵的战争亲历者、目击者、见证者的第一手影像,先后出版7本包括中、英、日文字版本的纪实摄影图书,传播海内外。并将其中许多有价值的图片资料无偿捐赠国内外的许多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战争资料馆收藏、展示、传播。此外,从1997年起《大众摄影》第一次为我举办“为历史作证”摄影展,到2005年我启动了旨在进行国内外100场巡展的《为历史作证100展》摄影展,已经进行了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郑州,平遥国际摄影节,日本东京、长崎、大馆,香港,以及部分高校的30多场摄影廵展和专题演讲,让这些鲜活的历史直接走进人们的视野,包括走进战争发源地的日本,用历史的事实让日本的年轻人了解这一段日本教科书长期掩盖和封闭于他们的侵略战争历史。这些图片,既具有特定历史时段的影像留存作用,同时也具有昭示于世、教育后人的警示作用。我想要通过这些影像告诉人们的就是,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战争对于人类之残酷,和平对于世界之珍贵。而残酷的历史和历史的现实还告诉我们,历史绝不能忘记,背叛就有可能重蹈覆辙。如此说来,我认为自己现在所进行的一切拍摄努力,也就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愈来愈深入的采访拍摄,则使我愈来愈深刻的认识到,纪实摄影对于见证历史的特殊功能,包括揭露的和斗争的功能。当面对那些肆意歪曲颠倒历史的狡辩,当面对那些为侵略者歌功颂德,并且以此欺骗世人、蒙蔽世界的谎言,你唯有用事实回击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影像不失为最有说服力的一种反击方式。譬如,当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和右翼分子以类似“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虚构的”、“慰安妇是中国人编造的”等等这一类的谎言歪曲真相造谣惑众时,那么,来自于侵略者自己的“史证”、“实证”就是最有力的武器。于是,我一度以战争加害者日本老兵为拍摄目标,用他们战争亲历的罪行见证,去戳穿侵略者编造的谎言。譬如,我采访拍摄抗日战争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杀人魔王”永富博道,采访拍摄对中国人‘实地活人刺杀训练’的铃木良雄,采访拍摄731部队细菌战老兵筱冢良雄,采访拍摄参加过“南京大屠杀”并在战后几十年来一直勇于忏悔的侵华老兵东史郎等等。我坐在他们面前,听他们以自己的罪恶历史坦陈当年屠杀中国人的情形,真是毛骨悚然。再如,2000年12月8日到12日,我参加‘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对日本“慰安妇”罪行审判的跟踪拍摄,那几天,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冲击会场,破坏会议的正常进行,我在会场门口拍摄时遭到右翼分子围攻谩骂,他们拿矿泉水瓶朝我的相机和身上乱砸,甚至我们乘坐的大巴被围攻遭袭,面对这样的场面,我们毫不畏惧,针锋相对。人们看到,面对这些当年遭受了深重灾难的战争受害女性,他们不但不承担责任,还一直说这是‘编造’,谩骂羞辱这些老人,此情此景,谁不感到义愤!2006年8月15日,我从早上6点钟一直到傍晚,在靖国神社目睹并拍摄了日本右翼分子粉饰侵华战争罪行的丑陋表演,用真实的画面纪录并向社会传达了人们平素很难相信的这些严酷的历史现实。在这样的现场,在这样的氛围,简直就是热血沸腾,愤怒,壮烈,甚至是仇恨,你不可能麻木,不可能无动于衷。那么,这些拍摄于历史当事人和新闻事件现场的纪实影像,也就具备了独具特色的历史印证和向世人昭示历史真相的、其它表现形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三)

  历史永远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

  不能否认,战争之后另一场“战争”依然继续的现实。这是维护二战成果,围护民族尊严、历史尊严的正义与邪恶、真理与谬误的决斗。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祖国的人们,很难想到另外一个战场、另外一场斗争的严酷性、尖锐性。

  这不是危言耸听。

  历史是一面镜子。

  我用触目惊心的影像作证。

  我先后20次到日本采访,许多见许多闻,让我感到历史的如此沉重。中国战争受害者为追讨历史正义艰难的诉讼,中学生教科书里对侵略战争历史的歪解,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沆瀣一气的丑恶表演,靖国神社游就馆里为日本侵华战争歌功颂德的展览设计等等,等等,让我们分明感到,作为侵略战争发起国的日本,他们更在意历史,当然不是为了正视,而是在重温军国主义的黄梁旧梦。你到日本的广岛、长崎去看看他们的原子弹爆炸纪念馆,他们对自己的战争历史是多么的一种刻骨铭心。还有最严酷的现实,诸如“购岛闹剧”、修改“和平宪法”的鼓噪等等一系列挑衅行为,难道我们不该反思和警惕吗?我希望通过我的影展,通过我的图片所展示的悲惨历史和触目惊心的现实告诉人们,尤其是告诉青年一代,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历史,忘记真的意味着背叛!我想,这些历史的东西,无论对于战争受害国的中国,还是战争加害国的日本两个国家的下一代,都不能忽视而应该让他们所了解,让他们了解历史的真相,才会给他们以推动和平友好的责任和动力。

  一衣带水的邻邦,还不该从战争的阴影、从严酷的历史教训中走出来吗?

  历史越来越离我们远去,也许,那些亲历了战争的一代老者不久将不复存在。留在他们身后的,依然是他们有生之年希望看到但是没有看到的历史问题的死结。 许多年来,中日和平人士一直试图推动和谋求这些战争遗留问题的有效解决,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着的一系列的中国战争受害者的对日诉讼和多渠道的谈判交涉。但这一工作是如此的漫长和困难重重,尤其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潮泛滥、日本政府顽固推卸战争责任的大背景下,情况复杂不言而喻。作为这些重要事件参与者的一员,我将努力地坚持拍摄下去,用相机纪录下历史的又一路行程......

  永远的使命感:用影像为历史作证!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