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华——特邀最受欢迎的双十大人民书法家献礼全国两会
王定华先生,宁波人,毕业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现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习书法,以颜字入手,继尔转学二王、赵孟頫、王铎、怀素、 张旭等经典书家;后又勤临汉隶,北碑;对汉隶中的礼器、北碑中的爨宝子、爨龙颜用功尤多。在王定华的书艺生涯中,“融溶”成为一个关键词。集众之长是他在 心摹手追,精于研索过程中的临习基础,糅而相取,归法于心则是他敏于书学,悟于自然的天赋异禀。
碑帖相糅 笔墨精熟
王定华先生的书法修习于楷字而始,他的楷书从“颜体”入手。“颜体”字韵筋力劲健,端严峻拔,雄浑宽博,自古以来被书家奉为入门之圭臬。颜氏经 典,不论“勤礼”“多宝”,俱是碑拓之作,于中可以感受到碑派规整,棱角分明的一丝不苟。书家之修习,多是从于其横平竖直的基本范式,力透纸背的运笔神 韵。而帖派之研,则是感于笔墨使转,浓淡相生的过程,以及先人书家个人学养所透露于纸的胸中逸气。对于碑,帖异同之观点,王定华亦有自己的体悟:“在书法艺术中,帖学是很有书写性特点的,看着非常流畅和随性,而碑学相对来讲就很古拙和肃穆。但二者的风格又是非常互补的,从字帖里能看到书写者笔墨的浓淡,运笔的偃仰,力道等等;而从碑字上能学习到的是笔法的沉厚稳重和感受到深邃的意境。”
从王定华书法作品中,笔者能感受到其融碑糅帖的兼有相生,特别对于《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的研习功底尤其深厚。《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 亦区别为大爨,小爨,二碑历来并称“二爨”。《爨宝子碑》也称小爨碑。其原因在于它的规模、字数等都不及《爨龙颜碑》而得名,虽立碑有先后之分,但都属同 一时期之作,故并无本质区别。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形容《爨宝子碑》为‘端朴若古佛之容。”
观王定华墨韵,能清晰地看到他是在有帖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碑习。先说其碑派作品,从中可看到有隶书遗意,兼而楷行笔法的风格,通篇作品笔力雄强, 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主用方笔,运笔方中带圆,不少笔画呈方棱或锐角。笔画皆沉毅雄拔,质拙凝重,观之意态奇逸,兴酣趣足。字形或大或小,结法紧密而 不类型化,变化丰富多姿.整体观之得端严高古,朴茂肃穆之感。在王先生的碑研作品中,观者能看到其帖习笔意之呈,即是一种少些冷峻生硬,多些郁勃和灵动的 柔润笔墨。若是临帖基础不扎实,则会显涩拙,更不足以将碑作中琢刻的刀痕棱角之厚重透力跃然于纸,王先生融入的帖习功力便是把字体之偃仰,运笔之轻重,用 墨的浓淡等糅合到碑作“只见刀功,不见笔痕”的,凝厚而坚实的笔画中,瞬间让墨韵把宣纸“点”活。
王定华先生认为,碑派字是更具备变化万千的基础的,虽然看起来很庄严冷峻,但这毕竟是溯源的学问,所以就会存在很大的创作空间。
王定华先生之感悟,或许与他所入手和深喜之碑作有关,有方家认为,“‘二爨’并非名家所书,亦不究笔法,而具刀味,石味,民间味,野蛮味。和南 朝正统的严守法度,重笔意结构的书卷气形成强烈对比。”由此看来,在王定华之研书理念中,对于“创作空间”的理解,可以解释为“二爨”的“不法”“不名” “不笔”“不汉”所构筑的,或是一种“心忘方入妙,意到不求工”的道法自然意境,其中有诸多不囿法范,又能游刃于规矩的笔意所呈之变化万千姿态亦成为丰富 的研习和拓延素材。王定华先生一脉而承的习碑思维,自然使之胸怀在洒逸潇放时,能定于专注而明慧的沉潜心性。其习“草”而不忘“真”法的思想便为佐证。
王定华先生之作可谓“草体楷写”的典范,他将楷书的章法游刃于草书结构中,使字体呈严肃端庄之态,笔划亦有平稳凝重之厚,结构严谨,法度森严。 在王先生的诸多作品里,又以草书为多,且以章草为主。章草本就由隶书草化而来,故带有诸多隶书笔意。其章草之作,横画的波折仍呈隶体“蚕头雁尾”的笔调, 但又非皆是,只在遵从有则不重二的原则。每字又独立不相连,呈“笔有方圆,法兼使转,横画有波折,且简率连笔”的韵致,使字体有则,省便有源。他在章草与 楷体之间纵意驰骋,但还是强调了归于楷法之重,故能在其章草作品里感受到法度之细谨和神态之郁勃。
自出逸格 不怠于求
王定华先生的书法创作,虽传承有序,却非僵守不化,从中能看到他鲜明的,承先启后的自我思修。前者所言,王先生碑研之“二爨”书风本就有承上启 下之袭,而“二爨”之野逸随性也让他在对端朴字体的研探中自然养成了灵活洒放的思维和胸怀,故其启创性可以说在一开始就没有受到刻板的限制和阻碍,加之过 人的天赋异禀和对其他书学的刻苦钻研,王定华先生碑帖兼容之境界似乎就在自然而然中到达。
王定华先生作品曾入展浙江省第六届中青展;入选第四届全浙大展;获2004年湖南省书协举办的“才子展示”大赛二等奖等;2014年九月被中国企业报道邀约工作,被誉为中国最受企业关注的书画家;2014年十一月被中国企业报道邀约并参与《向企业推荐的百强书画名家》并颁发百强荣誉证书。
王定华作品1
王定华作品2
王定华作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