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收藏 正文

戏剧的体裁创作

人民书画网  2015-03-02 11:21:23 阅读:
核心提示:

  近期北京的话剧舞台上几乎同时上演着由国内最著名的两家剧院出品、演出的两部戏——北京人艺的《万尼亚舅舅》和国家话剧院的《爱恋·契诃夫》 。这两部戏都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契诃夫,另一个是童道明。 《万尼亚舅舅》的剧作者是契诃夫,由童道明翻译; 《爱恋·契诃夫》的剧作者是童道明,剧作的主人公是契诃夫。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诞生于1860年1月,今年适逢其诞辰155周年,这两部戏作为中国文学界、戏剧界对契诃夫诞辰155周年的纪念,使中国观众能够对契诃夫有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童道明作为国内契诃夫研究的专家,对契诃夫的精神、生活和创作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透彻的理解,他在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大学毕业时的毕业论文就以契诃夫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进而开启了其50余年对契诃夫的深入研究。话剧《爱恋·契诃夫》以1896年契诃夫创作的话剧《海鸥》在圣彼得堡首演失利为背景,展现了契诃夫与丽卡·米齐诺娃的交往与感情纠葛。童道明先生以契诃夫事业最低潮时的情感为切入点,将契诃夫的精神、创作与生活艺术而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生动而深刻。

  话剧《爱恋·契诃夫》的舞台上共有四位演员:一位扮演契诃夫,另一位扮演米齐诺娃,而另外两位演员则在契诃夫与米齐诺娃的对白、回忆中穿插着表演《海鸥》中的片段。现实生活中米齐诺娃的经历给予契诃夫创作《海鸥》灵感,而契诃夫更将与米齐诺娃深厚的情感赋予了《海鸥》 。我们从《海鸥》中妮娜的形象中可以看到米齐诺娃的“面影”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米齐诺娃、没有契诃夫与米齐诺娃之间深厚的感情,就不会有话剧《海鸥》 ,就不会有改变世界话剧形态的“新的戏剧艺术” 。童道明敏锐地抓住了这点,通过契诃夫与米齐诺娃的对话及回忆,将《海鸥》的创作过程、契诃夫的精神追求及艺术理念展现出来,使观众对契诃夫的思想、艺术有了更丰富和充分的理解;同时,通过对契诃夫与米齐诺娃情感的“描绘” 、对《海鸥》首演失败后契诃夫痛苦与苦闷的展示、对剧评家批评《海鸥》时契诃夫的气愤状态的显现等一系列生活细节的表现,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生活中的契诃夫形象。

  作为契诃夫研究专家,童道明对契诃夫戏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深刻见解。从《爱恋·契诃夫》一剧可以清晰地发现,童道明有意将契诃夫戏剧的表现形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构成《爱恋·契诃夫》有别于国内其它戏剧创作的不同特点。在戏剧冲突方面, 《爱恋·契诃夫》秉承了契诃夫戏剧创作所开创的不同于传统戏剧所表现的那种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紧张激烈的冲突,而是表现出人与生活的永恒的矛盾。在《爱恋·契诃夫》中,无论是契诃夫还是米齐诺娃,他们都没有过错,都是聪明善良的好人,他们是知心朋友,彼此相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撑、相互诉说,但最终他们没能成为夫妻。这正如同契诃夫剧中的人物,他们和生活永恒地冲突着,那些善良的人物永远摆脱不了生活带给他们的痛苦。而这,也正是这部戏的戏剧冲突之所在。剧中,当契诃夫和米齐诺娃并排坐在长椅上,面带微笑,内心中想必溢满了幸福……彼情彼景也深深地感染、打动了观众。真实生活中的那个瞬间,被照片永久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契诃夫和米齐诺娃真挚情感的见证。童道明将真实生活中的这一瞬间巧妙地移入剧中,在貌似平淡的外表下,将情感推向高潮,使观众深受感动。那其中饱含着契诃夫与米齐诺娃相互之间深厚而隐忍的爱,也更凸显出契诃夫和米齐诺娃爱情的悲剧色彩,进而起到更大的震撼作用和戏剧效果。

  契诃夫的戏剧“动作很少” ,“有许多关于文学的谈话” ,将“小说笔法”引入戏剧,把舞台上的戏剧事件“平凡化”与“生活化” ,开了“散文化戏剧”的先河。在《爱恋·契诃夫》中,同样是“动作很少” ,扮演契诃夫和米齐诺娃的演员或站或坐,很少有吸引人的外在的戏剧动作,他们就在这种相对平淡的“表演”中将两颗热烈的内心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同时,剧中也大量充斥着“许多关于文学(戏剧)的谈话” ,将契诃夫的创作和美学思想通过人物的对话表达出来。童道明通过对契诃夫的小说、信件等素材的大量采用,以对白、独白和回忆等形式,将“小说笔法”引入戏剧,践行了契诃夫“散文化戏剧”的风格。契诃夫曾经说过:“在舞台上应该像在生活中一样的复杂和一样的简单。人们吃饭,就是吃饭,但与此同时,或是他们的幸福在形成,或是他们的生活在断裂。 ”在《爱恋·契诃夫》中,我们看到了“像在生活中一样的复杂和一样的简单”的但却饱含深意的契诃夫与米齐诺娃的“生活”和“爱情” 。

  在《爱恋·契诃夫》的结尾,那一个个的头像面具,那“海鸥”的徽帜,显现出契诃夫戏剧中的潜流和出乎意料的美。契诃夫是不朽的, 《海鸥》是不朽的,丽卡·米齐诺娃因了契诃夫和《海鸥》也将成为不朽。而童道明用《爱恋·契诃夫》将契诃夫、 《海鸥》和米齐诺娃的不朽记录并呈现在了中国观众的面前。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