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具中的记忆
又到新学期了,一个假期过后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再次回到校园中,不少学习用品都要重新装备。在收藏领域有很多藏品是由学子手中的学习用品转化而来,只不过曾经的学子现在也都老大不小了。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带您翻翻那些和学习用品有关的收藏品,不知道在这些藏品中有没有您看上去最眼熟的,是否勾起了您学生时代的记忆?
一个老墨盒
那时候上学都写毛笔字
铜墨盒是文具收藏品中的常见种类,为什么市面上有那么多铜墨盒呢?因为在过去很多学校里都是要写毛笔字的,用来盛放墨汁的铜墨盒可是那时学生的必备品。“说铜墨盒是上学读书的必备品也许有些夸张,但在民国时期虽然现在教育体系已经逐渐形成,可是在很多地方适龄学童的启蒙教育是在传统的私塾中完成,他们最熟悉的文具还是墨汁、毛笔和墨盒。我父亲上小学时就带着这些去学校,”市民季丽萍回忆道。
墨盒作为砚台的替代品出现在清末民初,是当时文人墨客的常用文化用品。学生上学什么不用砚台用墨盒呢?因为那时候市面上现成的瓶装墨汁不好买,人们大多使用墨块研墨,可磨出的墨汁被风吹后容易干,使用起来不方便。用铜墨盒来储存墨汁,墨汁不易挥发,便于使用。而且和砚台相比,墨盒的体积小、重量轻,更方便携带,所以深受当时的文人喜欢。民国时期铜墨盒更为流行,出现了一大批刻铜名家,当时的墨盒即可当做礼物赠送,还能兼具实用功能,深受读书人的喜爱。铜墨盒上的雕刻题材也有不同,一类是仿金石的,文字以甲骨、大篆、金文为主,一类是刻诗文的,还有一类就是刻书画作品的,多由书画家绘制后请工匠雕刻而成,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一本老教材
民国课本也收藏
民国时期的课本虽然也很有历史,但是因为它的实用性强、印刷量大,所以老课本在旧书收藏中并不算是少见品种,但是对那时候的学生来说上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那个时代,读书人也是被人高看的,村里有个读书人,人们写信、过年写对联都要去央求人家帮忙。只要你读过书,哪怕是到县城里当一个代笔也饿不死人啊,这可跟打长工、短工不一样,打工最大的收获也就是吃个肚饱!”市民秦江先生回忆说:“我们小的时候条件可没这么好,现在的小孩家门口就有学校,当时要想上个学得去县城,家远的只能寄宿,尤其是上中学学费可是收现大洋的,对于家境一般的人家来说送孩子上学可能意味着全家一起勒紧裤腰带攒学费。就在这种条件下,父亲把家里四个男娃娃挨个送到了学校,我是家中的老三,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刚刚拿到课本时的期盼和兴奋,现在的孩子是无法想象的。”
“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定藤停铜铃停”,一边翻着课本,秦先生一边背着绕口令,他说这段绕口令就是他语文课本上的,后来自己还把这绕口令教给过儿孙。老人收藏的这套民国教材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还分好几个版别,他说当时的条件和现在不一样,好像课本这种东西也没什么权威可言,变换课本版别的事情经常有,在他的记忆里就不下四五次,有的时候前三册是一个出版社的,后两册是另一个的,到了最后一册又变了,这在今天的学生看来肯定是难以想象。
一个老书包
赶流行的军绿色
“军绿色帆布制成的单肩书包在现在的学生眼里一定是土掉渣了,但是在我小时后这种书包在全国都是流行款呢,而我这个书包是我父亲的战友赠送给我的,多少年了都没舍得用,一直存放在家中。”拿出自己收藏将近50年的老书包,市民金先生也不由回忆起过去自己读书时的情景。
这种军绿色书包是由粗布面、帆布带制成的一种极普通的绿色挎包,至今还在部队中使用,刚刚开始流行时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军挎包”。想要拥有这样一个绿书包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毕竟也是部队中的军需品,谁要是能拥有一个,那个得意劲,别人只能眼巴巴看着,虽然这种书包装不了太多书,但是当时学生的课本也远没有现在这么五花八门。后来百货商店开始出现了这种书包的身影。书包的价钱不贵只有三五块钱,许多学生都喜欢买一个背在身上。一时间,遍地流行军绿书包,而这股流行风一刮就刮了20多年,直到进入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褪去,可谓是一代学子心中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