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收藏 正文

政府资金助力私人历史建筑修葺

人民书画网  2015-05-20 09:36:37 阅读:
核心提示:

  旧条例无法适应发展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提交审议

  非国有历史建筑的修缮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80%,政府补贴20%

  非国有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承担修缮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向市、区人民政府申请困难补助

  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如何避免“建设性破坏”?挂牌历史建筑的修缮屋主不够钱怎么办?上述所有疑问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中都有答案。昨日,条例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其中提出,历史建筑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政府可以给予20%的修缮补贴;对活化利用也给予一系列措施。

  避免“建设性破坏”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詹树柏指出,条例草案一大特点是强化保护优先。为了将“保护优先”原则落实到位,避免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性破坏”,明确规定了具体措施,建立“预先保护机制”,新条例实施后,只要是不可移动文物线索都先拥有保护令牌。

  条例草案明确规定,“历史建筑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拆除、迁移历史建筑”。

  传统村落被纳入保护对象

  记者发现,条例草案还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机构职责,“市、区人民政府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等成片保护区域设立的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保护、管理和实施工作”。

  更重要的是确立了资金保障:要求市、区政府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等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财力水平保障经费投入。

  相比1999年实施的《旧条例》,条例草案还增加传统村落规划保护内容,把传统村落纳入保护对象。

  政府给补贴鼓励私人修缮

  目前,广州市已确定478处历史建筑,在保护的同时,这些建筑也面临着修缮和活化利用的现实问题。条例草案规定,“非国有历史建筑的修缮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80%,政府补贴20%”;“非国有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承担修缮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向市、区人民政府申请困难补助”。此外,还制定了明确的奖励办法。

  鼓励社会参与、支持和鼓励历史建筑结合其自身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保护和利用。具体包括:“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资助、简化手续、减免国有历史建筑的租金、放宽国有历史建筑承租年限、减免历史建筑土地使用权续期费用等方式,促进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