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依然要寻求自救
近期画廊的逆市开业潮引发热议,不少媒体也在竞相报道,怀揣理想的艺术经理人、浸淫收藏多年的藏家,甚至风投资本都开始将目光转向画廊,难道画廊业的春天真的来了?
时间回到2006-2008年,这一阶段可谓画廊业的快速发展期,大大小小的画廊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好景不长,金融危机之后画廊业的“火爆”行情戛然而止,最终选择坚守的画廊也大都只能苦苦支撑。值得欣慰的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大都是专业的、有学术坚持的画廊机构,比如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香格纳画廊、长征空间、艺·凯旋空间、常青画廊、星空间等。
即便如此,画廊的市场份额依旧被不断蚕食,尤其是拍卖行在展览运营、艺术家扶持计划等业务的扩张。近年来市场的调整行情对拍卖市场造成持续考验,拍卖行风光不再,使得逐利而居的资本转而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经过数年培育的画廊重新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近期星空间、北京现在画廊等获得融资的消息让业内为之振奋。
抛开房租、运营等成本压力不说,与艺术家合作的筹码也早已水涨船高,资本的注入对于本土画廊的发展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但拥抱资本,本土画廊就能迅速崛起了吗?相比于高古轩、白立方,本土画廊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首先,本土画廊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比如税收政策、与艺术家合作的诚信机制等问题都已成为画廊发展的瓶颈。另外,画廊靠卖画、做展览就能生存的日子早已过去,能够长久发展的核心在于经营模式,而非资本支持。融资需求并不是解决画廊的生存困境,而是在更大的平台上寻求更好的发展。
最为重要的是,投资者不是短线操作赚快钱的投机客,而是能够等待画廊“慢成长”的业内人士。与此同时,投资者不是慈善家,需要从画廊的经营模式中看到未来的盈利空间,否则就会迅速止损离场。业内风险投资与艺术机构联姻失败的案例也并不少见,比如2012年,IDG以6000万元购得百雅轩20%股份。但时隔一年,扩张失败的百雅轩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和闭店,令人唏嘘。
除了资本入场,引发这股画廊逆市开业潮的还有艺术情怀的助推。这些画廊新主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而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画廊是一生的抱负和理想,这种情怀可能会让他们不太在意眼前的利益得失,没准会摸索出一条新的画廊之路,这也犹未可知。
但现实问题是,开画廊是一件“烧钱”的买卖,如果要想尝试,除了要有清晰的经营思路,兜里还得有充裕的闲钱,除此之外,还得有充分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