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莫过于乾隆时期之制造瓷
乾隆一朝在清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经过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图治,乾隆时期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乾隆瓷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奢华,其品种实际上不止文 献中记载的57种,而是要多得多,有很多品种是在试验当中,有的品种今天偶然可以看到。我们熟知的品种,比如青花、粉彩、斗彩以及各种颜色釉,在乾隆时期 都做得炉火纯青。
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之所以烧造得非常精美、非常奢华,跟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唐英。唐英当时是宫廷派到景德 镇陶瓷窑口的一位督陶官,主要任务就是督造陶瓷的生产。他在景德镇督造瓷器,和窑工一起吃睡,由一个外行变成内行,极其敬业,当然也跟他的禀性有关。唐英 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做事非常谨慎,每次做完瓷器都要写奏折。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已经75岁高龄的唐英给乾隆皇帝写奏折,申请 辞职:“奴才犬马,年齿七十有五,气血日衰,医药不能速效。伏念槯务窑工关系重大,现在虽有奴才儿子寅保随任帮办,唯是寅保究系少年,诸事阅历未久,奴才 自顾病事,淹缠一时,猝难痊愈,若不及早奏明,设有贻误,则奴才负罪益深,为此据实奏闻,恭请皇上另择贤员,到关接办。”唐英写这段话跟乾隆皇帝对他的要 求有关,乾隆皇帝想让唐英的儿子唐寅保接班,但是唐英在奏折中说他觉得儿子还是个少年,其实当时他儿子岁数已经很大了。唐英深知这里的责任,如果让儿子去 顶班,万一儿子做不好,就会连累所有人。所以唐英就奏请辞职,并希望皇帝另派高明。乾隆皇帝看了奏折以后非常感动,马上就批准了唐英的奏请。唐英得以告老 还乡,半年以后就去世了。75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高龄了,他从46岁起就接任督陶事,一直干了29年。
在乾隆一朝的陶瓷当中,署“唐英” 款的,有一些是着名的青花瓷器,上面写着“沈阳唐英”款;还有一种是墨彩的,上署“蜗寄老人”,这是他的自称,也叫“蜗寄居士”。凡是署这类款的都是唐英 自己烧造着玩的,非常雅,跟我们看到的那种皇家气派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体现了他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
乾隆时期的烧造了很多精美的瓷器,其中有一件非常着名,它把乾隆时期的多种工艺集于一身,名叫各色釉大瓶,俗称“瓷母”。
从上到下,这件大瓶包括松石绿、胭脂红地彩粉、仿景泰蓝、仿哥釉、青花、金彩、仿松石釉、窑变、斗彩、豆青釉刻花、霁蓝描金、粉彩、绿釉、珊瑚红地描金、仿官釉和褐彩描金,共16种。
《陶成纪事碑》中记载,雍正年间共有57个陶瓷品种,这上面就用了16个。今天把它当作艺术品来看,可当时烧造的时候可是非常困难的。就像要把窝头、馒 头、发糕、花卷、包子等一屉蒸出来,其实不太容易实现,因为每种食物熟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它们搁到一起蒸,窝头还没熟,馒头早就蒸开了花了。
烧造瓷器也有这个问题。瓷器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窑变、豆青釉、青花釉、青花都是高温釉,而粉彩、松石绿都是低温釉,必须两次入窑才能烧成,这当中就会有温差。要在最好的位置上把它们的顺序排出来,最后把它烧成,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体现了当时高超的技术。
这种大瓶经过了无数次试验,总共烧成了两个,一个在故宫博物院里收藏,另一个据说流落到了民间。这件东西在烧造中,颜色搭配非常困难,有极暖的红色、极 冷的青绿色,使用窑变得时候红色的面积偏大,使用上面的松石绿的时候面积就偏小,否则容易头重脚轻。今天看来这件东西没什么神奇的,但是在250多年前, 古人就有这样高超的技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