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美术馆遭遇的尴尬
“因为不想同质而无聊,不想同化而麻痹,我们坐到了一起。”由银川当代美术馆主办、99艺术网发起的2015第三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日前在宁夏银川举行,论坛尾声之际,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谢素贞即兴感言。
此次论坛聚焦于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制度建设与专业创新,与会嘉宾就中外民营美术馆现状进行了讨论。在为期2天的演讲和讨论中,论坛从“民营美术馆的定位与规划”“民营美术馆在馆际方面的展示和交流”以及“民营美术馆中的学术专业性及文创战略”三个方面切入民营美术馆在现今及未来的发展、生存策略。
民营VS公立,如何面对生存挑战
今天的民营美术馆不仅会遭遇到整体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对于整个美术馆体制的冲击,还要无时无刻地面对着民众对于美术馆“新一点”“多一点”“不一样一点”的现实需求,如何在“夹击”中生存下来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来自荷兰眼镜蛇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艺术总监卡佳·魏特琳对比国外美术馆的发展现状,认为中国民营美术馆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具体到荷兰的民营美术馆,卡佳·魏特琳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荷兰政府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支持力度减弱了。过去几年,荷兰许多公立的美术馆开始慢慢民营化,越来越多的民营美术馆发展起来了。
“美术馆从公立转向民营,这让荷兰一些美术馆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好的影响在于,美术馆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有时不太创新,没有活力,而民营化之后,美术馆反而会更好地管理藏品,更好地为藏品、展览项目去努力。此外,民营美术馆不得不进一步向公众开放,他们也变得更加创新,业务模式更好。”但负面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在卡佳·魏特琳看来,由于美术馆更加依赖私人的资金支持,这使得有些荷兰美术馆的项目像是为了取悦投资人而做的。“作为民营美术馆,我们首先必须要有自己核心的身份认同。”卡佳·魏特琳认为,身份认同的确立是民营美术馆发展及向外拓展的基石,“唯有在外界清楚你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核是什么后,才会激发公众及投资者的认同。”她说。
美国弗莱艺术博物馆馆长乔安·伯尼·丹兹克尔曾在多家民营美术馆工作,切身了解民营美术馆想要生存就需要解决的问题,她以古根海姆博物馆和西雅图弗莱尔艺术馆为例,分享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乔安看来,民营美术馆的早期危机可能来源于其创办人,因此要经营好一个民营美术馆,创办人要具有非常好的愿景来定位。“以古根海姆为例,其早期的目标是寄希望于自然和人类的共同发展,并把自己家族的遗产向大家展示。西雅图弗莱尔艺术馆,也有非常清楚的定位和愿景。”
上海龙美术馆依托20多年私人收藏打造出“一城两馆”的艺术生态,其馆长王薇认为,相较于公立美术馆,民营美术馆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灵活,有较大独立性。“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民营美术馆寻求多方位合作提供了便利,可以调动各方力量互相借展,扩大文化影响力以及实现多方文化资源共享。可以说,馆际交流是解决当前民营美术馆资源稀缺的有效途径。同时,馆际交流也会补充和完善展览的结构。”王薇坦言,民营美术馆在肩负促进城市公共文化发展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生存、寻求发展以及如何迎接挑战的共同课题,而通过与国内美术馆、国外美术馆以及官方机构的合作,能够帮助民营美术馆获得较好的公众反响和社会认同。
拒绝同质,文化氛围很关键
“文化氛围”,是当天论坛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在各位美术馆馆长看来,“文化氛围”对于民营美术馆来说至关重要。卡佳·魏特琳直言,美术馆的“文化氛围”对其经营状况有直接影响。“今天很多民营美术馆都举步维艰,经营非常困难。我觉得这跟他们本身的市场定位不清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他们在经济上很困难,为什么?因为人们不知道它的定位是什么,没有深深感觉到它的文化氛围。因此,民营美术馆必须创造出一个适合于公众去认同我们的文化氛围。”
而在东京都现代美术馆馆长长谷川佑子眼中,1995年开馆的一个位于东京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就给公众营造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这里甚至变成了一个聚会的地方,公众经常到这里来跟朋友会见,在这里共同探讨艺术。”长谷川佑子认为,对民营美术馆来说,所有的展示方式都应把故事展示给观众看,而不是特定的对象。在她看来,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民营美术馆有非常大的潜力。“中国民营美术馆一定要多去尝试新的领域和拓展空间,共同为公众提供更好的艺术平台。”
“没有创意就没有将来,就民营美术馆建构创意文化策略而言,必须加强创新。”对于民营美术馆如何建立起好的文化创意氛围,乔安·伯尼·丹兹克尔认为,应该做到三点:首先要做到专业,第二要有自由的氛围,第三要有清晰的定位,藏品应该服务于美术馆的主题。
中国民营美术馆,边学边做埋种子
具体到中国的民营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资深策展人皮力认为,他们面临着巨大挑战。他说:“对于美术馆来说,它的核心挑战就是如何建立起它的观众群体。”皮力称,在2019年开馆以前,他们就已经通过做活动开始打造自己的观众群体。他说:“我们希望这些活动都能像一粒粒的小种子埋在美术馆的周围。”
台北实践大学教授陆蓉之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了美术馆的昨日与今天,她认为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还很年轻,甚至幼稚。她强调本地文化的重要性,认为本土文化的关怀与和国际交流这两者之间并不互相冲突。陆蓉之还认为,中国当下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税法制度来完善博物馆的运作。
“严格说来,我们现在只是从一个概念起步,都还没有太多的经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银川当代美术馆董事及顾问吕澎坦言,民营美术馆在中国还处于逐渐兴起的阶段,民间的力量是生机勃勃的,但同时也需要在制度上获得支持。“要是在制度上没有支持的话发展起来会非常艰难。文化是需要潜移默化的、需要堆砌和积累的,而这些都需要在制度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王薇坦言,龙美术馆还处在“边学边做”的阶段。此外,她也表示,学术氛围对于中国的民营美术馆来说十分重要。“我想,中国民营美术馆要运营得好,就要靠展览、学术讲座和研究。”她说。正因此,除了展览外,美术馆团队还需要对龙美术馆的馆藏进行梳理。“我们不但要做好展览,还要做好研究,还要做好学术讲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