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重看宋代香料如何转运
据泉州海交馆的专家说,以前认为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都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后来,研究阿拉伯人墓碑才知道,泉州的阿拉伯商人,有许多是 由“陆上丝绸之路”转道而来。可见当时的泉州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汇聚的地方。这也证明,海丝与路丝是一种循环式,海陆相沟通的商路与交流之路。
泉州开元寺的历史比开元还久远,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开元寺,此寺是泉州最古老的“景点”。上个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至泉州时,看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开元寺,但开元寺吸引我的并非是寺。
走进开元寺的大院内,我先看的是院内相距约200米的两座古塔。东塔名为“镇国塔”,建于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当初为五层木塔,后改为石塔。西塔名 为“仁寿塔”,建于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当初也是五层木塔,后几经毁坏,改建为砖塔。东塔通高48米,西塔高44米。如此高塔,立在泉州湾的 晋江东岸,在古代,它们已不仅仅是佛塔,还兼具泉州湾地标和航标的功能,给出海归港船只以指引。我恰是在这个意义上,来到塔下驻足仰望。据史料载,明万历 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泉州曾发生八级大地震,而双塔无损,仅“镇国塔”顶盖石角折宝刹倾斜,在清末厦门美璋照相馆出版的“镇国塔”明信片上,还可见 到这一奇景。
巧的是这个院子不仅有古代航标的意义,后来,它还“泊”入了一艘宋代古船,也被称之为“泉州古船”。当年,古船出土时,泉州还没一个像样的博物馆,所以古船一直住在这个寺院里,后来,这里就成了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的古船博物馆。
泉州后渚港出土古船
今天的泉州已把历史当做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格外珍爱。
21世纪初,我又多次到泉州考察,这里已建好了新的泉州博物馆和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新馆。据海交馆的朋友介绍,“泉州古船”现身之时,是大众文物意识很薄 弱的时代。那是“文革”十年中的1973年,泉州后渚港的渔民在附近海滩上捡了很多烂在泥沙中的木板,就拿回家中当柴烧,但这些木块却难以引燃。刚好厦门 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在泉州考察海上交通史迹与文物,听到此消息后,感到这可能是一种考古发现,立即赶到现场。后来发现这里确实是一个古沉船遗址。
1974年8月,中国首次大型海湾考古发掘工程在后渚港展开,当沉船上面2米多厚的堆积层被清除后,一艘(实际上是半艘)古船出现在人们面前。经测算,沉 船残长24米,残9米,船下部有12道隔板隔出的13个水密隔舱,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应当是一艘首部尖、尾部宽、高尾尖底“福船”型海船; 沉船年代大约在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即宋室南逃至泉州之际。
那么,它是一艘渔船,还是商船呢?是将要出港的船,还是归港船呢?专家从船中残存的货物来看,首先它应是一艘商船。人们从船舱中发掘出2350余公斤香料 木及贵重药材,还有500多枚唐宋铜铁钱、50多件宋代陶瓷器、90多件木牌木签、2000多个暖海种贝壳,此外,还有许多桃、李、橄榄、荔枝等果核,及船上水手娱乐用的象棋子共有14种器物出土。此外,这艘商船应是载着南洋等地的货物从海上归来的船,不幸沉在了家门口,也许当时正是蒙元追兵进入泉州的兵 乱之际。这艘商船原本打算贩运南洋香料到泉州,而后再倒卖给阿拉伯商人,由他们转手贩给不产香料的欧洲。出海时,还是宋朝呢,回来,就是蒙元的天下了。也 有人进一步猜测,它很有可能是当时泉州的最大海商蒲寿庚家族的商船。蒲寿庚家族主要在海上经营香料。并且,在宋元之交正是他们海上交易的兴旺之时。
中型福船可远洋
从《中国古船谱》来看,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相当成熟。据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宋时海船大者载重达300吨,可载五六百人。中型船可载150吨,载人可达300人左右。宋代海船船体坚固,结构良好。船体“以巨木全方,搀叠而成”。
据古船专家介绍,泉州古船,其龙骨由两根松木接合而成,采用体外龙骨的设计和直角榫合的工艺,增大了船的纵向强度。海船的船壳、船底用二重板叠合,舷侧则用三重板叠成。自龙骨至舷有侧板14行,1至10行由两层板叠合而成,11至13行由三层板叠合而成,采用搭接和拼接两种结构工艺,以钉榫为主要构件。里 层船壳板的上下板之间都用子母衔榫合。尖底造型使船壳弯曲弧度大,多重板工艺使取材、建造和维修较为容易,二重或三重板加固的侧板与船壳板使全船的强度大 为提高更耐波浪的冲击,利于远航。古船还使用了铁钉,舶板采用榫联和铁钉加固,并用桐油、麻丝、石灰等嵌缝,以防渗漏和钉头锈蚀。
据古船专家研究,此船形特点是:底尖、船身扁阔,长宽比小,平面近于圆形,应是宋代泉州海船。这种V型船体的结构设计,不但可增强船舶的稳定性,而且能减 少水下阻力,使海船在遇到横风时横向移动较小,在顶风行船时更是优越,“贵其可破浪而行也”。为改善船舶的摇摆性能,宋代水手还在船腹两侧“缚大竹为橐以 拒浪”。
我们仅以泉州1973年出土的34米长的海船为例,这艘船可装载200吨的货物,相当于丝路上700头骆驼的承载量。海船借助季风,即使是去东非,160天也就够了。东西贸易无论是速度上,还是运量上,海上运输都是陆路运输所无法比拟的。
华光礁1号或是泉州古船的姐妹船
考古最怕孤证,泉州只有这么一条宋代古沉船,值得关注的是后来,人们在远海又发现了一艘南宋沉船,它和泉州还真有点关系。
1996年南海渔民又在西沙群岛发现了一艘沉船,后命名为“华光礁1号”。此船后来经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约 3~4米,发现11个残留的隔舱,估计排水量大于60吨。但船已烂得严重,估计无法成为又一艘可展示的古船。此沉船尚有近万件宋代文物,其中四分之三是产 自福建的陶瓷器。陶瓷产品按釉色分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这些陶瓷器都属于生活用具,大多是 民窑生产,质量不高。
福建和海南两省的考古专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南宋时期的某一天,它从福建出海,沿丝绸之路航行时,在西沙遇到大风后触礁搁浅,随后沉没”。宋代已 经在泉州设置“市舶司”专门机构,负责内外贸易;泉州港是福建最大的贸易港口;专家们由此推断,它很有可能是从泉州出海。近海的远海的古沉船证明,宋代的 泉州确是海上贸易的重镇。
海交馆的小陈博士对我说,以前认为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都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后来,研究阿拉伯人墓碑才知道,泉州的阿拉伯商人,有许多 是由“陆上丝绸之路”转道而来。可见当时的泉州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汇聚的地方。这也证明,海丝与路丝是一种循环式,海陆相沟通的商路与交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