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艺术品的收藏
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代顾珏的竹刻笔筒拍出1045万港元,创下竹刻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一个笔筒拍出一千多万,属于小品类藏品走出的强势行情。与紫砂壶一样,竹刻艺术也是融合了诗、书、画、雕刻的文人清玩,但相比紫砂比较成熟的市场,竹刻艺术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王世襄与竹刻的故事
看到艺术品的价值洼地只能算是一般藏家,而真正发现艺术品的学术价值才是大藏家,王世襄对于竹刻艺术的钟情就是例证。
王世襄晚年喜欢收集木刻,他意识到这种工艺后继无人,他对人说,发现人才要第一时间告诉我。后来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个年轻人,福建人王新明,一个只有29岁的小伙子。王世襄主动给他打电话,对方不知道他是王世襄,根本不理睬他。结果,这个89岁的老人,又是给王新明题字,又是写推荐信,直到以自己的诚意打动了对方。
因为对竹刻的痴迷,89岁的王世襄与29岁的王新明成为忘年之交,看到这个天赋极高的人,王世襄想把他所有竹刻知识都告诉他,还计划要给他写书、办展览,把这种古老的工艺传播出去。结果,时间不等人,从未食言的老先生没有等他完成诺言就去世了。至今已成为竹刻名家的王新明说起这些仍唏嘘不已。
原来王世襄老先生从小喜欢竹刻,他的舅父金西厓既是鉴赏家又是竹刻家,王世襄先生从小耳濡目染爱上了这种艺术。
王世襄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收藏竹刻,无论名家还是无名只要器型好、刀工佳,不管有无款识都买下——那个时候谁想到会有今天?老先生收藏的数百件竹刻有一大批无款无识,但同样拍出上百万乃至数百万的天价。
王世襄先生收藏竹刻留下很多佳话。他年轻时曾收过一尊无款络纬笔筒,笔筒上斜刻一枝嫩竹,叶子里雕一络纬。“络纬”即纺织娘,王先生断定是清代早期,却不知作者是谁,便拿去问舅舅金西厓。舅舅一见络纬便认定是清初名家马国珍的珍品,世上只马氏一人能雕络纬,因为百虫中纺织娘最难刻,功底不够的人刻出来要么像蟋蟀,要么像蝈蝈,自有竹刻以来尚无一人把它雕成。马国珍为了突破前人,特意在家中养了很多纺织娘,终以“络纬”传世,人称马络纬。
王世襄一生除了提携后人,也没忘记笔头的研究。金西厓生前曾撰写《刻竹小言》一稿,后来由王世襄整理成书,这是第一部系统记录竹刻历史与创作技巧的著作。王世襄为《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卷所作的长篇导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小器走出大市场
“食可以无肉,但居不可无竹”。中国人对竹的感情是很深的,竹子的“虚心”、“劲节”与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相契合;另外,工艺精湛以及方便保存,也是竹刻备爱古今收藏者欢迎的原因。
竹雕艺术自六朝兴起,直至唐代逐渐为人所认识。明以前知名刻工甚少,明中叶以后至清代,竹刻名家辈出。历代名家多集中在江南,代表人物有“嘉定三朱”: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封门二优”:封锡爵、封锡禄,吴中一派的吴之幡、周芷岩,以及竹刻祖师张希黄,还有前面提到的顾珏等。名家作品大多古朴木拙,往往一件竹刻上只是寥寥几刀,但是这样的竹刻禁得起时间考验,收藏价值要比普通竹刻高出很多倍。
竹刻作品出现在拍卖市场是在90年代初,它是伴随中国艺术品市场成长起来的。
90年代初期,苏富比、佳士得、朵云轩、嘉德、翰海等五大拍卖行都有竹刻作品的拍卖,也有不少高价成交的明清竹雕珍品。
进入新千年以后,作品开始频频拍出高价:2000年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末清初的《竹林七贤》拍出了42.35 万元;2001年,巴黎塔尚一件直径14.7厘米《人物楼阁庆桂笔筒》以54万法郎(约416万元人民币)成交;2003年秋,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推出了“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拍,其中明代朱三松竹根雕老僧拍出264万元。
2003年以后,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升温,竹刻艺术品拍卖屡创新高。2004年成交上百万的有三件;2005年成交上百万的竹刻作品各占2件,上千万的1件;2006年成交上百万的藏品5件;2008年,艺术品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出现在拍场上的竹刻作品仍拍出良好的价格,显现出竹雕艺术品较良好的抗跌性。
收藏注重工艺文化
由于竹刻艺术品的观赏价值与投资价值,因此在近年的古玩收藏市场非常活跃,价格也呈上升之势。
一位张姓藏家五年前买入一个明末清初的竹刻搁臂,这件作品长28厘米、宽18厘米,画面是一株清淡的百合花,融入了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当时买入价为1.5万元。去年,有买家出价2万元欲买。今年,此件竹刻搁臂的价格已涨到4万元。该张姓藏家表示,从目前市场走势看,竹刻艺术品还会继续增值,因此短期不会转让。记者的一个同事,前年花500元在古玩商店淘得一个民国时期的雕花笔筒,如今市价已达1000多元了,两年涨了2倍。
近几年的竹雕行情一路看涨,传世作品可遇而不可求,专家建议关注明清两代竹雕作品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关注活跃于竹雕行业的当代名家。
与明清竹刻相比,当代名家们开始以时代眼光重新审视竹刻艺术,当代竹雕突破了原有的题材和载体,更加多元灵活的物件成为了竹刻的载体。记者了解到,江南竹刻在全盛时期,分为南京竹刻为代表的“金陵派”与上海嘉定竹刻为代表的“嘉定派”。如今在苏州,竹刻依然很有底蕴,从事竹刻的本土手艺人在20人左右,年龄在三四十岁,创作正处于鼎盛期。以扇骨为例,目前苏州有品质的作品,加工价一般在3000元左右,名家则在万余元,而消费群体主要集中于北京。
竹雕的材质不及象牙犀角珍贵,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和文化内涵上。所以,对于竹雕的收藏,应该把握住几个要点:刀工、年代、艺术水准、与标准器和文献记载的对应关系、保存状况等。
竹刻的收藏在于工艺文化的收藏,要想练就一双慧眼,就必须热爱竹刻并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可能发现好的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像王世襄先生一样,从尘沙的掩埋中将珍珠采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