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摄影艺术 正文

南京大屠杀的光影记忆

人民书画网  2015-12-07 08:21:52 阅读:
核心提示:

  在南京,有这么一群大学生,虽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距离他们有着半个多世纪,但是他们仍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家铭记这段历史,缅怀在战争中逝去的先烈。2日,记者在河海大学看到了这帮大学生,他们中间年纪最大的生于1992年。

  这部名为《记忆·前行》的视频是由十名河海大学的学生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制作的,他们搜寻了百余幅南京的老照片,通过6分钟的视频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前后的南京城。

  视频中,战前南京的平淡安稳,处处祥和,邻里间的家长里短,女子学校里读书的女生,战前的夫子庙、鸡鸣寺车站、玄武湖以及繁华的新街口等场景被学生们一一收录在这部纪录片中,也记录了现今人们对遇难同胞们的祭奠。

  “我们有必要也有理由去做些什么,去缅怀牺牲的先烈,我们一次次的去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一次次的揭开伤疤,沉浸于伤痛无法自拔,而是应该以史为鉴,以其为激励,为了让南京大屠杀事件不再重演,”作为主创人之一的杨义林说出了他们拍摄此片的初衷。

  当天,来自河海大学的学生们还自发的携菊花,来到清凉山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悼念逝去的同胞们。

  这座纪念碑是南京二十余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中的一座。它呈特殊的三面造型,碑顶、碑身为白色,碑顶是一个直径为66.6厘米的三足鼎,正面写有“居安思危”4个大字。纪念碑的碑身3面为3个“人字形”,象征30万中华儿女屹立大地;碑座采用3层圆形的红色台阶,象征着30万同胞血洒江山。

  学生们在纪念碑前默哀敬献菊花,学生们纷纷表示,将铭记“居安思危”,不沉湎于安逸,不忘国家屈辱历史,保有危机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