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陶瓷艺术 正文

八卦纹样瓷器流行的朝代

人民书画网  2016-01-26 16:38:41 阅读:
核心提示:

  在明清时期的瓷器纹样中,“纹以载道”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晚明出现的一种以太极、阴阳、八卦为主体的纹样(图1),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出现,是要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一种宇宙观。

  “太极”、“阴阳”、“八卦”,原本是先秦古老的典籍中用来说明宇宙万物如何产生和变化的概念。如《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 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凶吉,凶吉生大业。”这段话后来被儒家奉为说明万物起源的理论圭臬,但因语句过简,历代不同的解说层出不穷。宋元明清时期,理学家 们进一步阐发,太极八卦学说成为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理论,深入人心。

  太极、阴阳与八卦,作为瓷器纹样,命运是不一样的。在晚明以前的瓷器纹样中,太极、阴阳图较少出现,而八卦图至少宋代时已经非常流行。如龙泉窑的香炉 上,就常见八卦纹样。宋元瓷器上使用八卦纹样,更多的是看重它变化莫测的神秘性。到明晚期出现图1这样太极、阴阳与八卦组合在一起的纹样,所要表达的意思 显然已经比此前的八卦图复杂得多了。

  从图 1所绘的太极八卦图来看,它中间的圆圈代表的是太极;圆圈中几段黑白相对的半圆圈代表的是阴阳,阴阳一静一动,化生世界万物;太极圆圈之外是一圈八卦,象 征的是万物,因宋明理学家常用八卦进行万物分类,讲解其变化规律。这样,抽象的宇宙生成原理,就在这幅图中概括地表述了出来。

  在这幅太极八卦图中,阴阳的画法比较特别,不是我们熟悉的阴阳鱼,而是黑白相对的半圆圈。在明代人看来,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定的画法,明代理学家曹端在其《太极图说述解》一文中,也用了这样的画法。

  晚明的瓷器上,为何会出现这种理论性极强的“太极八卦”纹样呢?这与西方天主教文化的传入有关。万历十年(1582),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率先 来到中国传教,在中国掀起了一轮传播天主教文化的浪潮。在罗明坚、利玛窦之前,已有许多西方商人于正德、嘉靖年间来华从事贸易,他们信仰的宗教也是天主 教。所以,在东南沿海地区,从明中期开始就有了西方天主教文化与东方中华文化的相遇,并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

  罗明坚在万历甲申年(1584)编过一本《天主圣教实录》,这是西方传教士用中文介绍天主教的第一本书。书中冒失地说:“自五千五百五十余年以前之时, 别无他物,只有一天主。欲制作天地人物,施之恩德。故于六日之间,俱各完成。第一日,先作一重绝顶高天,及其众多天神,混沌之地水。第二日之所成者,气 也,火也,九重之诸天也。第三日,则分其高者为山,流者为水。第四日,则作之日月星辰。第五日,作众禽飞于上,鱼鳖游于水。第六日,作百般走兽,及人祖以 生育乎人民。”这样的说法,中国人显然不会盲目接受,对传教不利。

  后来利玛窦接受教训,在中国长期传教中,只谈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对天主何时创世的问题采取避而不谈之策。传教士要宣扬上帝创世说,与儒家太极图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因此,利玛窦在他写的中文著作《天主实义》一书中,就系统地批驳了一通太极图说之谬。

  中西文化的冲突,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反映到瓷器纹样中来。这样的纹样最先出现的地方,应该是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外销瓷器上。图2是明代福建漳州窑生产的外销瓷盘,上面的纹样主体正是太极八卦图,要表达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宇宙观。它们的出现,显然是有针对性的。

  图3是图2瓷盘局部,中央绘一个太极阴阳图,周围是一圈八卦,与图1几乎完全一致。由图2可见,在太极八卦之外,此盘还画了山水、人物、星辰、杂宝等等,表示宇宙万物之意更加明确。

  图2应该是完整表达中国传统宇宙观的两幅早期“太极八卦”纹样瓷画。

  漳州窑之所以会率先出现“太极八卦”纹样,与漳州窑的特殊地位有很大关系。据《明清时期漳州窑》所说:漳州府城东南五十里有一个“月港 ”,那里自明代 景泰年间兴起海外走私贸易,后转为明朝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繁荣昌盛近200年,是我国明代东南沿海的外贸中心。漳州窑则是围绕月港外贸出口而兴起的一个 瓷器窑口。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漳州窑外销瓷的鼎盛时期是在明万历年间。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漳州窑出现“太极八卦”纹样的原因了:漳州是明代中西文化 冲突的最前沿地区。

  从天主教中国传教史, 我们也可以看到晚明福建一带中西文化冲突的尖锐。1613年,意大利著名传教士艾儒略来到福建传教。天启年间,艾儒略曾与退休还乡的万历名相叶向高长谈两 日,讨论天主教教义。事后,艾儒略将讨论内容整理成《三山论学》一书,成为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重要教材。讨论中,叶向高曾提到中国的太极理论说:“太极 者,其分天地之主也。”艾儒略回应道:“太极之说,总不外‘理’、‘气’两字,未尝言其有灵明知觉也。既无灵明知觉,则何以主宰万化?……儒者亦云,物物 各具一‘太极’,则‘太极’岂非物之元质,与物同体者乎?既与物同体,则囿于物,而不得为天地主矣。所以贵邦言翼翼昭事,亦未尝言事‘太极’也。”艾儒略 的说法逻辑性也很强,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冲击很有力。所以,艾儒略在福建生活了25年,赢得了“西来孔子”的美誉。

  福建传教的成功,使艾儒略的胆子大起来了。他于1628年著《万物真原》,又开始说天主创世的时间问题:“造物主之《圣经》详载天地之初年、人类之元 祖,又详记自有天地以来,世世之事,代代相传。自今崇祯元年,直溯始有天地,共不满七千年。……”这样的“歪理邪说”,自然不能为中国的儒家卫道士们所容 忍。

  崇祯年间,艾儒略到漳州传教,遭到当 地一位儒生“黄贞”的激烈反对。黄贞在其《请颜壮其先生辟天主教书》中,说到他对天主教最初的认识过程:“迩来有天主教中人利玛窦会友,艾姓儒略名,到吾 漳,而钝汉逐队皈依,深可痛惜。更有聪明者素称人杰,乃深惑其说,坚为护卫,煽动风土,更为大患。贞一见即知其邪,但未知其详耳。乃稽自万历间以至今日, 始知此种夷邪为毒中华不浅。贞不得已往听数日,未能辨析破除之,几至大病。至四五日以后,方能灼见其邪说所在,历历能道之,心神始为轻快。” 颜壮其是黄 贞的老师,时在北京,黄贞写信是请老师出马批驳天主教的种种邪说。

  由上述情况可知,晚明福建漳州一带,传教与反传教的斗争是相当激烈的,而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是怎么来的?成了中西两种文化交锋的焦点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瓷器纹样中出现太极八卦图,努力彰显中国文化,也就不奇怪了。

  进入清代之后,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与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在文化上的冲突越来越尖锐。瓷器纹样中的太极八卦图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作,也壮大成一个重要 类别,存在很长时间。图4、图5是康熙时期一种小号瓷碗上常见的纹样。它们是对晚明“太极八卦”纹样的两种改进型。其中图5中央是太极阴阳图;太极圈外有 短小的放射线,表示圈内的阴阳变化,八方流布;再外围的圆点代表的是星辰,浪花代表的是大海,两者象征天地之间的辽阔;最后是八卦纹环绕,代表宇宙万物。 这种图案,在表达宇宙理论上,显然更加形象、更加明确了。

  康熙之后,瓷器上画太极阴阳和八卦纹样的还有很多。图6、图7、图8是雍正时期太极八卦图的一种样式。它们是盘子,尺寸显然比康熙画太极八卦图的小碗要 大得多,画面中的内容也就要丰富得多。从残片来看,很可能这种雍正的太极八卦纹样与明代漳州窑的大盘相似:中间画的是太极阴阳图;外围画了许多的动物、山 水,代表宇宙万物;再在外围画八卦纹样。

  太极八卦纹样在明末清初有着鲜明的对抗西方天主教“创世说”的使命。当时中国的反教势力把天主教称作“邪教”,把对天主教的批判称作“破邪”、“辟邪”。

  反教代表人物徐昌治著《破邪集》、钟始声著《辟邪集》,杨光先著《不得已》等,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反对天主教“歪理邪说”的浪潮。瓷器纹样中的太极八卦图应该是配合这场反教运动的产物。

  鸦片战争之后,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趋于合法化,瓷器纹样中的太极八卦图渐渐地不再具有反教的意义。但太极八卦图“辟邪”的名声仍在,民间仍一直 认为太极八卦具有辟邪的作用。所以,清中晚期直到民国,在一些供器盘碗上、小药瓶上等,太极八卦图仍在大量使用。此时要辟的邪,显然与天主教、基督教已经 越来越没有什么关系了。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