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毁文物遗产是一种罪行
郑州千年古村马固村文物被拆事件有了新进展。2月15日,郑州中院官方网站发出公告,已受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公益诉讼,原告要求被告就拆毁文物事件,向全国人民道歉,对未拆文物原地保护,对已拆文物采取遗址性保护、建博物馆复建被拆文物。此前,为了给一名为“智能电器产业园”的项目让位,该村7处文物被拆除了5处。(2月16日《大河报》)
如果说,在若干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地方出于文物保护意识的缺乏,以及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的思想,拆除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尚有说得过去的理由的 话,在文物保护已成社会共识,并且很多地方恨不能凭空再造出多处“文物”、“古迹”的当下,仍然有地方政府无视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肆意拆除文物为地方经 济发展“让路”,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当然,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当事人那里肯定是可以很有道理的,这道理便是“利益最大化”。如果文物保护能够给当地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的话,就 像很多著名的旅游景区那样,相信这些文物是断然不会被拆除的。两相比较之下,无用的文物也就只好为有用的产业园项目腾地方了。
我们甚至可以想见,未来有一天,当文物建筑作为旅游目的地可以给当地带来巨大收益时,这些今天被拆掉的文物很有可能会被复建。这种场景,已经在很多地方上 演过了。可是,复建的永远是复建的,消失的永远消失了,每一个文物都是不可替代的,拆掉了即使复原了,也不可能与原来的一模一样,没有了时间的痕迹与味 道,它们就不再是文物。
当地地方政府相关人员不了解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吗?或者,他们不知道那些老建筑是文物吗?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对此毫不知情吗?恐怕不是。要知道,文物 所在的上街区可是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下属的一个区,河南又是文物大省,当干部的岂能连这些意识都没有?所以,这样一起产生这么大影响的文物毁坏事件,是在 某些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下和另一些政府部门的积极放任下发生的。
有道是,无利不起早。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在文物毁坏事件中如此“和谐”一致,除了所谓经济发展的“利”之外,有没有个人的私利在里面,不得而知。但很显 然,在向全国人民道歉之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做的好遗址保护、博物馆建设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查请有没有腐败因素作怪,追究相关决策、实施责任人 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有公益组织挺身而出,这是件好事,否则,总有一天,只能去照片中、图画里寻找历史影像的我们的后人们,会诅咒我们今天对毁坏文物行为的无视。必须让相关责 任人付出代价,否则,一旦“造成既定事实便不再追责”成了惯例,将有更多的文物成为某些地方政府推土机下的碎石瓦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