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海拾贝 正文

保护文物 名人义不容辞

人民书画网  2016-03-11 08:14:09 阅读:
核心提示: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五举措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培养文物修复人才,以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近几年,不少名人、名家通过向国有文博机构、 学校等单位捐款、捐献文物等方式,支持文物保护。这些无疑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先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优秀文化遗产,值得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予以保护与珍视——

  文物保护:形势严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利用手中的闲钱购买文物艺术品,进行收藏、投资、学习和研究者越来越多,艺术品收藏热潮不减。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股热潮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到文物和艺术品的历史、文物、市场价值,推动了文物保护,促进大量珍贵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走进了各级各类博物馆,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提升着人们的文化品位。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开发、基 础建设和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中,一方面由于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监管的缺失,造成大量可移动文物、艺术品和不可移动文物遗址遭到破坏、损毁,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暴利驱使,一些人趁机倒卖本属于国家所有的出土文物,使得华夏文化遗产大量流失,给国家和民族造成重大损失。

  可以说,文物保护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强调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 养,增强民族凝聚力。记者注意到,这次会议提出了五大举措,一是重在保护,二是强化管理和执法,三是合理适度利用,四是加大政策支持,五是大力培养文博、 文物保护修复等人才。由此可见,国家开始多措并举,全方位地加强文物保护。可以预见的是,随后一些具体措施和办法将陆续推出,并开始实施,我国文物保护工 程将开创新的局面。

  名人捐赠:民众效仿

  业内人士认为,文物保护最重要的是要抓好人的工作。一是增强全体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主动保护、全民保护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文物保护人才建设,尽快建立起一支思想和技术过硬的文物保护专门人才队伍,改变目前的文物艺术品损毁严重、乏人修复的尴尬局面。

  记者欣喜地看到,不少艺术家、演艺界明星已经投身到文物保护的大潮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珍爱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庄严承诺,他们是一面文物保护的旗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了我国民间文物保护的“正能量”。

  我们不妨试举几例。今年1月18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福建籍多位知名艺术家将7件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这些艺术品包括木雕、寿山石雕、石雕、德化瓷塑等类别,是福建艺术家作品的典型代表。

  近日,国画大师崔如琢向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1亿元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月24日,这笔捐赠已经全部到账,成为目前为止该基金会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现金捐赠。2月25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捐赠交接仪式,向崔如琢颁发捐赠证书以示感谢和纪念。

  香港功夫明星成龙屡屡捐赠,在业界传为美谈。前不久他向台北故宫博物院捐赠了“圆明园12生肖兽首”,受到关注。2013年成龙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长汀县捐赠了一栋古建筑。

  香港侨福集团主席黄建华热爱收藏,尤其对达利艺术一直推崇备至,几十年来收集到不少达利精品之作。截至目前 黄建华已向国家博物馆捐赠了10件达利雕塑。

  这些名人的慷慨捐赠,或者捐赠珍贵文物艺术品,或者捐赠款项,都体现出他们的拳拳爱国之情、无私奉献之心:留住祖国珍贵的历史遗产,留住中华文化的根。

  近年来名人在文物艺术品方面的捐赠之风方兴未艾,有着非同一般的重大意义。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么两个方面。其一,此举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名人、名家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大众中往往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每每为民众所学习和效仿。名人、名家捐赠他们的作品,捐赠款项用于文 物保护,向社会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态度,在社会民众中会产生积极反响和良好示范,无形之中提高了普通民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从而激励他 们投身于文物保护之中。

  其二,名人、名家的无私捐赠,为诸多珍贵的文物艺术品找到了良好的归宿,利于延续文物艺术品的生命,予以有效保护和收藏。可以说,藏于民间的古代文物 和现当代艺术品数量十分庞大,值得重视的是,由于许多藏家受到资金、设施等条件所限,自己的文物艺术品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藏,许多藏品因此日渐损坏,令 人甚为痛惜!这个情况当然也困扰着一些名人、名家,为文物艺术品找个好归宿,使它们得到有效保藏,发挥其最大价值,显得尤为迫切。名人、名家主动将其捐献 出来,使它们收藏在条件优越的国家公有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机构,可以让更多的人观赏到这些文化瑰宝,支持文博事业,为文物艺术品的传承、保护发挥作用, 添砖加瓦。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