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不是“像”和“真”的艺术
看展览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观众这样议论:“这幅画好,好像、好逼真”。可是对于中国画来说,如果是纯粹对客观物象进行如实地描绘,那么,这种描绘的真实度又怎么可能超越照相机的功能呢?以“好像、好逼真”来评判一幅画的好坏,一听便知是门外汉了!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生长发育起来的中国画艺术,怎么可能仅靠“像”和“真”就延续下来呢?中国画艺术自成体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 了一套独有的审美体系、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尤其是传统的“文人画”,更是注重“意境”的营造,追求画面的“气韵生动”。
气韵来源于画家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如果说“气韵”使人产生一个气场,这个气场,当然就是能让人产生一种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引力。一切感觉全在于画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无 穷的引力,正是画家对虚幻事实的感知,画家对画面节奏感的一种判断,是一种虚幻的潜意识里面的东西。
最近,LIGO发布消息称,爱因斯坦提出了引力波这一概念一百周年后,人类首次准确地直接观测到引力波。然而,引力波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通俗意义上讲,引力波是时空中的涟漪。从宏观上看,太空轨道上的行星围绕恒星绕圈圈,也是受到恒星产生的引力波涟漪作用下运转。
这里借用一下引力波作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中国画的“气韵”问题,也许是可以的。因为具有气韵的作品,产生一个气场,就如宇宙中的引力波,无形中影响着观众去 理解画家笔下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画家笔下的虚幻之境。这与中国古代哲学观念正相吻合,宇宙是一个气场,气韵的虚幻性也是一个气场。
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追求的绝对不是绘画技巧本身,技巧只是绘画的基本手段,重要的是画外功夫,这画外功夫是画家丰厚的学养、生活阅历的积淀。技巧通过训练可以获得,这画外功夫则需要时日的积累。
两 宋文人画出现,就是中国画从形似到神似的描绘。画面“性灵”的转变。画家由此而产生心灵的感悟,并转化为心灵的境界和生命的境界。笔下的所思所写,已经不 是眼睛所观察到的景物,而是心灵瞬间的发现,是由眼前的实境化为心境,瞬间转化为意境,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亦即天人合一。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引力波,使画 家本能的融入到我的境里,让肉身的我与灵魂中的我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合一的空灵境界。此时画家对物象的形状已无所谓,熟练的技巧甚至要服从于画家的心境需 求。
石涛说:“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天地者,规矩之运行也。世知有规矩而不知夫乾旋坤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人之役法于蒙,虽攘先天 后天之法,终不得其理之所存,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石涛把绘画创作比作天地运行,认为天地才是根本的,规矩法则只是为天地的运行服务而 已。如果只知“法”而不知“法”的根本原理,就会被“法”所“障”,被法所“缚”,而不能了法。随行于心灵感应的引力,才是可以“了法”、“除障”的至尚 之法。
宗白华说:“艺术家的心灵映衬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们所表现的是生命情调与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得的灵境。这灵境便是构成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境界。”
至 于画家写生,以眼睛追寻现象,以自然的原貌存在,具有客观的性质,但绝对要与追求逼真分开来。山川形体表达了宇宙的节奏,天地的精神面貌,让画家在其中感 受“道”的意味,呈现自然的审美价值,彰显客体的“质”和“理”。自然之“质”贯穿乾坤之“理”,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反应,是可以把握的,也是造化自然的实 境;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乃虚境。虚实结合而成为一种气韵,形成气场。画家笔下虚幻之境,暗含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概念,这种“虚幻性气韵”正是中国 画一种眼睛见不到的“审美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