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油画的守护者
时值2014农历马年初夏,在广袤的大地上自然生命欣荣、万物竞相华发的日子里,题为《情凝厚土》的“曹新林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他的大批作品分为几个专题在中国美术馆的中圆厅及侧厅布列,形成一个规模壮观、内涵丰厚、份量沉甸的曹新林油画艺术世界,使美术界同仁和广大公众得以全面认识他在油画艺术上长期探索的心路历程,欣赏他充满鲜明个性特征和精湛水平的艺术手笔,更是以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道路为切入点,再一次探讨交流关于“中国油画”这一学术命题与文化课题的契机。可以说,曹新林先生的油画展,既是他半个世纪以来艺术创造成果的结晶,是中国油画界、美术界一直期待的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也体现出他对中国油画艺术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从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开始算起,曹新林从事艺术创作迄今整整达50个年头。在这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的艺术生涯又可以分为几个段落:从1964年到1973年这十年间,他走出校门即走向河南农村,在那里一边参加社会工作,一边从事基层的美术活动;从1973年到1985年,他在河南郑州市少年宫(后改为“郑州市青少年宫”}任美术教师,在这十多年时间里,他的主要精力投入在美术教育上,辅导和培养了一大批河南的青少年美术人才,堪称基础美术教育的一方名师;只有从1984年他的油画《粉笔生涯》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开始,他才真正开始一个专业画家的生涯,从那时起到今天,他在油画的探索上不断精进,30年来大量的作品参加各类全国性的艺术展览,语言风格愈发鲜明,艺术影响愈发广泛,“成为改革年代里脱颖而出的一位今日中州高士和载誉全国的油画名家”(钟涵先生语)。
30年的艺术高产叠映着30年的坚执探索,而坚执的艺术信念和理想更是探索的动力。在为准备展览翻检编排他的作品时,他的艺术历程各个时期的探索课题十分鲜明地展现出来,展现的不仅是一位艺术家不求功利、沉潜往复的艺术心态,更有在纷繁的社会文化变迁的情境中坚持理想正道、表达真情实感的艺术精神。他以中国农民为主题的肖像创作和群像创作,成为他艺术世界中的闪光的亮点。
曹新林为农民造像所付出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也非浅尝辄止,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是他深刻体认中国社会基本特征的结果,是他热爱农民质朴精神并关切农民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存状态的结果。他用肖像形式持续的刻划农民,展现出他把对农民的关切与深入研究油画表现力二者合一的学术目标,基于此,他在肖像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上才会愈发的投入,几十年欲罢不能。他的农民肖像总是基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物,寻找富有特征的人物原型,在原型的容貌特征中发现生动感人的个性,加以艺术的强化,使笔下的人物从一般到典型,在典型中又含有“这一个”的性格。可以说,他的每一幅肖像都是一种追寻人物身份、经历与命运的研究过程,特别以半身和全身像的格式来表现对所画人物的理解,如同对人物进行“传记”性的刻划。在许多作品中,他首先研究人物的动态,通过人物具体的动态如站立的姿势、手的动作以及所处的空间环境,把人物肖像的“肖”锁定在特定的造型上,不留概念化的空洞。他的肖像也在人物的空间位置上有自己的章法,或平视或俯视或仰视,以不同的视点塑造不同的人物,但总体上都以饱满的构图使人物迫在眼前,压缩了观者与画中人物的距离,这种“近距离”的视点展现了他近观对象的感受方式,也正是他与农民在心理上没有距离的贴近,使得他持续地为农民而画,画农民而乐。当然,曹新林深知肖像画的艺术魅力在于人物的神情,为此他在塑造人物形貌的同时,着力刻划的是人物的神态,使人物的性格和表情具有鲜明的特征,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生活,有自己的存在于世界的顽强生命力。他调动的语言、采用的光影和多次描绘的技法,都是为了使画中的人物的形与精神都达到充分的自足。而寄注了他几十年心力而形成的曹氏农民肖像图谱,更是体现了他对厚土苍生的礼赞。
曹新林的绘画主题源发于自己的生活基地。虽然他也曾踏往其他地区的农村,甚至包括边疆的青藏地区,但他的足迹主要和始终驻落在中原大地上。在黄河岸边,太行南麓,在河南这个拥有最大人口数量、最多农民群落的大地上,他找到了自己倾心的艺术土壤,从而为农民造像、为土地写照付出持续的心力。在中国画坛30年来风起云涌、变化万端的文化情势下,他没有偏离自己的艺术志向,反之耕耘愈深,愈发坚定地执守着这块热土与沃土,如同生命攸关的守护。在筹备这次展览中,除了那些以肖像为主的“苍生”作品外,还有大量同样是农村与农民主题的作品,经比照和细分,把这部分作品归类为“守护家园”板块。“家园”一词,意味着他所画的是农民和乡土家园的关系,展现出着他紧紧依恋于家园的浓烈情感,正是乡村这个“现实”的家园和他艺术理想中“文化”的家园相重叠,才有了曹新林艺术中闪亮的“守护精神”与“家园情结”。在这个系列中,他以独特的敏感和视角画出了农民对家园的眷恋。我们都知道,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情形是农民离开了家乡,前往都市谋讨生计,在改变自己原有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身份”,这种现代化、都市化的浪潮荡涤了地老天荒亘古不变的乡村生活,使中国社会进入都市化的转型时代,也引发了土地流失、农民出走、乡村空寞等问题,由此以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为主题的文化创作成为新时期的热点。这样的现实变化在以时间为特征的文学叙事中是容易呈现的,但在以瞬间为特征的绘画造型中,则需要找到独特的视角,在这方面,曹新林的“深入生活”便不是浮光掠影式的采风和写生,而是沉下心来,把乡村调查和现场感受结合起来,找到富有画面感的角度,来记写这种变化,使得瞬间的画面“反映”时代的变迁。例如,他在《日落而息》中,他画了从田头收工的“一家子”,但在其中没有青壮年农民,其画中之意很明显,这是一个青壮年农民离开家乡而只留下老妇孺子的现实。在《留守山岗》中,画面上的人物全是女性和孩子,她们成了今日农村的主要成员,她们的穿戴已有部分城市的时尚,但她们留守在自己的家乡。这幅作品初名为“守望村寨”,在完成之后定名为《留守山岗》,“山岗”比“村寨”更高,意味着在那里驻守的农民女性在等待着亲人的归来,实际上,画面中的人物也正是眺望着远方,她们身后的大地向村寨延伸,从远景的家园到近景的群像形成了一个饱满的空间,形象的展现了守护者与家园的关系。
曹新林 豫西老农 1991年作品曹新林 豫西老农 1991年作品
对“守护者”的尊重与关切,是曹新林心灵世界一份纯粹的情感,也是他关于社会艺术的价值、社会作用上的观念。他这一代艺术家所接受的教育有着特定的时代性,接受的是现实主义艺术传统,遵循的是从现实的生活中获得表达内容的方法,这份传统的优长是使艺术家不脱离生活实际,不脱离生活中生动的人物与景象,通过深入生活,从实际的感受中提炼和概括,塑造真实可感的形象,但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画坛在文艺思想上的单一化和意识形态化,致使艺术的现实功利性要求实际约束了对真实的反映,使现实主义走向了虚饰的偏路,成为概念化的空壳。曹新林难能可贵的是对这种倾向早有清醒的审思,在艺术观念上朝向现实主义的本质精神,努力回归现实主义的精神之真。在中国画坛全面开放之后,西方现实主义流派对中国绘画特别是油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实主义艺术的价值受到了怀疑和挑战,在画坛时风常变的情形下,他一方面坚守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另一方面宽阔的吸收多种营养,使之有机地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在精神的“守护”和胸怀的“开放”二者的自觉结合上走出自己的艺术之路,这就为中国的油画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贡献。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整体上呈现“人”的退场、“物”的泛滥的趋势中,这位中国艺术家坚持表现社会生活中的人,以关切大写的“人”引领对具体的“人”的关注,尤其是紧紧将目光驻落在中国农民身上,为中国农民画出了时代的形象,这在当代艺术社会学上是一种重要的现象。于此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现实主义精神的守护者,一个钟情于土地、农民和家园的守护者。除了画生活中带有艰辛和苦涩情调的农民,他还以反映农村建设新变化进程中的农民作为新的课题,在这方面,他的作品《一方水土》、《大地回春》、《文化路上》、《耕读春秋》等都是以新的目光“发现”和捕捉到的农民新形象,以《紫气东来》为例,他刻划是有着生活理想并行进在新时代的农民群体,行走中的农民在不同的性格中拥有共同的理想,从具体的形象入手,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联,画面洋溢着新型农民的精神共性。如果说“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代农村的理想形态的话,可以说曹新林通过塑造新农民的群像,为这种形态提供了可视的形象。
曹新林 粉笔生涯曹新林 粉笔生涯
曹新林的“守护”精神还可以从他画的大量风景中看到。多年来,他不停的踏访各地,尤其以中原大地的乡村为自己的向往之处,画了大量风景写生。虽然风景写生是中国油画家普遍热衷的常设作业,但他的风景突出地以表现田园风光为主旨,也即画的是充满生活和劳作痕迹的风景,把田野、河流、山峦的自然景象与家园的意涵结合起来,以朴素的视角贴近所画的景物,在构图上偏于平实,但在结构上显得充实,注重画面的取舍,用饱满的色彩和舒放的笔触,着力刻划大自然“怀抱”中的生命存在,特别洋溢出土地的芬芳,让人在平视风景的时候感受到一种鲜活的自然气息。
艺术语言的探索始终与艺术表达的主题紧密关联,这是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美术的最大特点。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油画家不仅进入一个观念变革的时代,也进入一个紧迫地提高水平、解决语言建树问题的时代,曹新林在这种艺术演变的潮流中也是一位自觉者。他深知自己受过的美术教育有历史的局限性,在油画语言上需要研究、磨练、寻找和建构。实际上,在创作《粉笔生涯》的时候,他就展现出主动的创新意识,在这幅作品中,他曾尝试多种办法,以表现一个接近真实或者说具有“真实感”的空间,最终把黑板漆和油彩相结合,既深入塑造了人物,也制造出黑板上擦过的粉笔痕迹,这在当年的画坛堪称“超写实”的成功案例。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他将油画的表现力作为学术课题,无论是踏访西方作艺术考察,还是经常性参加油画界的学术交流,他都着意于探寻解决这个课题的路径与方法。新的时代改变了一体化的艺术模式,为艺术家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塑造提供了宽松的艺术环境,但是,运用何种语言最终还是取决于艺术家的心智品质。曹新林对农民和乡土的钟情,对生命本质的关切,以及他朴素而内倾的性格和对崇高美学的挚爱,使他越来越倾向于沉郁凝重的风格。在具体的借鉴中,他吸收了罗马尼亚画家科·巴巴的画风,重在研究画面概括、阔略的整体结构,围绕主题人物营思画面结构,同时更多研习欧洲油画经典的“伦勃朗体”,侧重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强化画面的视觉强度,背景用暗,浑茫一片,使景物浑然一体,甚至用极重的黝暗将空间压向极深,主体则处凸显高光和亮部,用强烈的明亮将人物推向极近。他把握画面的明暗关系,犹如把控着钢琴键盘的两极,以高与低的音符形成对比的张力。在中国油画家中,对伦勃朗风格的倾慕与沿引多有人在,但曹新林在光影明暗的强烈度上自成一家,沉郁的画面中带有温暖的色泽,如烛光照亮了寂静的世界,体现出内心对于纯粹精神的敬意。与此同时,他也参法欧洲从古典到现代的不同流派,总的都是围绕解决人物造型的形神关系,在造型中突显精神性。在写实造型的体例之外,曹新林还有更多的兴趣,从1980年代以来,他有相当长时间一方面画着比较具象的作品,另一方面进行着表现性、装饰性画风的尝试,也画了大量吸收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纳比派、野兽派等手法的作品,饶有兴味地研究画面的跨时空构图和形的夸张、色彩的象征与抽象形式。钟涵先生曾把曹新林这两种体例的探索称之为他语言的“主线”与“副线”,这也表明曹新林在艺术观念上一向并非守成独尊,而是尽可能宽阔的涉猎与借鉴,充实自己内心的视觉经验,他深知中国油画不能“直接”和“直线”地秉承西法,而应该在尽可能宽阔的吸收和多种维度的实验中摸索出自己最终倾心的方法与方式,达到形式与内容、语言与情感内在的统一。
老会计老会计
中国农民的形象、命运与精神牵系着曹新林的艺术人生,但在运用油画这种“西式”语言表达他对农民主题的真挚情怀的同时,在极为投入的沉浸于油画语言表现力研究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吸收和研究中国的艺术传统。相比起其他明确彰显自己致力于中国艺术与西方油画相结合路向的画家,他属于含蓄的融合者,潜隐地探索将中国文化的精神融入自己的笔端。在这方面,他的特点首先是把中国文化的学养作为自己艺术内涵的养分,在他这一代艺术家中,他是十分注重在文化精神与意涵上向自身的传统寻根借力的一位,他在文学、诗词、戏曲、书法等方面都对传统经典特别倾心,中原大地拥有的丰厚人文遗产对他也是思想感悟和视觉感受上长期的熏染。对于他来说,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价值是养成自己精神气质的基因,只有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和美学趣味,才会在笔下自然而然的转化为一种文化的情怀。作为一个油画实践家,曹新林也长期关注中国油画界、美术界的学术研讨和理论研究,虽身处河南,但经常参加艺坛的各种学术活动,虽寡言少说,但在思想上注意理论问题的讨论以及艺术发展新的动向,深知思考画外“功夫”是增强内力的积累性功课,总是默默思考属于理论范畴但会作用于“笔头”的学术问题。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艺术上欧风美雨的大潮拍击,在吸收他文化和外来艺术优长之后,中国油画界自觉到重新体认自身文化传统的重要。相比起20世纪前期中国油画在形式风格上的中西融合,处于新世纪的中国油画更多在文化的精神层面探索中西融合,尤其是在感受世界和万物的观念上,在审美的情趣与格调上以“中国方式”为主导。曹新林的油画一方面保持了在主题、题材和基本语言方式的前后连贯性,但细研起来,他近些年的油画愈发注重每一幅作品内在的意境,在混沌的用笔和用色中贯注书写的意味,在这方面,他对书法的研究起到了很直接的作用。对于书法,他不仅是喜欢,在研摩中感受书法的文化精髓,同时也长期动笔,甚至有一度“移情别恋”于书写,用他自己的话说到了“痴迷”的程度。很显然,书法增加了他具体的修养,在他的用笔中,可见如同“力透纸背”般的笔法与笔力,在色彩的混合中将笔力贯注进去,以书写性的用笔统摄画面全局,或扩略、或凝聚、或勾染、或铺排,都将“笔意”作为一种语言要素,形成紧致延绵的肌理节奏与跌宕起伏的线性痕迹。他曾经吸收西方现代表现性的画风,研究线条造型的表现力,现在,他取“道”书法之势,含“用”书法之笔,更多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就为厚重苍莽的色层色泽增加了书写的意味,达到了写实与写意的内在交融,展现出越来越从容老到的境界。可以说,这是一种成功的实践。
中国油画的道路百转千迴,唯守护者能埋头则耕耘不已,抬头可畅见光明。曹新林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坚定的让人尊敬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