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守的牙雕技艺
“以骨代牙”延续南派牙雕传奇
1972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张民辉经老师推介,被分配到了广州大新象牙工艺厂。时隔多年,初次走入牙雕样品间时的那种诚惶诚恐的感受,仍叫张民辉记忆犹新:“站在这些精美的牙雕作品面前我直想发抖。想到自己以后要做这个,简直不可思议。”
张民辉在教授徒弟创作。 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张民辉在教授徒弟创作。 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为了攀登牙雕技艺的高峰,张民辉师从“老行尊”李定荣,对牙雕进行刻苦钻研。“当时,大新厂的领导要求我们不仅要向自己的师傅学,也要向其他师傅学。”在大新厂好学风气的带动下,张民辉与学徒们自发组织业余学习,并利用一切机会向老艺人们请教。
“由于成才率较高,我们‘72届’已经成为大新厂的专有名词。”说到这里,张民辉话语中倍感自豪。
1984年,张民辉得到了大新厂唯一一个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一年的名额。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令他的眼界大开。张民辉在北京各大博物馆里流连忘返,如饥似渴地从历朝历代巧夺天工的工艺美术瑰宝里汲取养分。北京修学归来,张民辉仍不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他又利用三年业余时间,攻读完华南文艺业余大学工艺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的全部课程。
然而,就在张民辉牙雕创作即将步入黄金时期之际,一纸象牙禁令却如同晴天霹雳一样传来:1989年,大象被列入濒危物种的第一类名单,世界保护野生动物组织在全球禁止象牙贸易,牙雕工艺遭受沉重打击。历史悠久的大新象牙厂因无牙可雕几近停产,大批技术骨干纷纷转行。
“那时,我们不仅没有进口象牙,产品也没有办法出国,国内自身也没有牙雕制品的购买力。”面对“无牙可雕”的绝境,张民辉决意另谋出路,探索通过材料创新传承牙雕技艺。1991年,他离开大新厂,带着四五个牙雕艺人在一间狭小的平房,开始了自我创业生涯。
张民辉首先想到了骨雕。骨雕与牙雕本是“姐妹艺术”。但象牙材质坚韧,有光泽,使用面积大;而牛骨质较脆,处理不好容易霉变,而镶嵌技术是决定骨雕能否取代象牙的关键。为此,张民辉在“以小拼大”上做文章,他借鉴明清木作榫卯拼接技艺,把成百上千块骨料有机地拼镶起来,甚至达到能以假乱真、替代象牙的地步。
就这样,仿象牙的骨雕渐渐在张民辉手中绽放出精妙绝伦的工艺光芒。2003年,张民辉创作的大型骨雕作品《越秀新晖》获得广州市首届旅游工艺品大赛的唯一金奖。作品展现了越秀山的全貌,在有限的空间里将五羊雕像、镇海楼、中山纪念堂等景物一一展开。作品无论构图造型、雕刻技艺、色泽质感和视觉效果均不输象牙,令观众叹为观止。
如今,张民辉的牙雕生涯已经走过44个春秋。在他看来,对牙雕的坚守来自一份情结:除了个人的青春回忆外,还包含着一种历史责任感。“牙雕毕竟是我们民族上千年来的优秀技艺,历史上为中外交流留下不朽的功勋。未来如何将这种技艺传承下去,需要考验每一位牙雕艺人的智慧。”他总结道。
大师心声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创造艺术高峰”
对于一位牙雕艺人而言,我认为,8小时的工作重要,但8小时以外的学习更重要。要创造艺术高峰,我们不能单单着眼于牙雕的基本功,还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吸收牙雕以外的其他艺术知识。而我特别庆幸的是,我在个人成长历程中,把握到不少学习机会,以弥补自己无法接受专业教育的不足。
直到现在,我招收的徒弟仍然继承我们业余学习的传统。过去,我们主要依靠自学,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如今,我们学徒都有量身定做的课程,他们也成长得比我们更快。当然,在当今工艺美术界存在着不少诱惑。牙雕成才的周期很长,十年八年才能小有所成。我们有些学徒只在厂里待了4个小时就要撤退,因为知道自己的性格熬不下去。学牙雕首先要沉得住气,这是成才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非遗名片
传统广州牙雕以非洲象牙为原料,以镂雕、拼嵌为核心制作工艺。广州牙雕的风格受到西方近代文化艺术的影响,整体布局繁复,不留空白,纹饰吸收了大卷叶、西番莲纹、写实花卉等外国图案的长处,部分图案还采用了西方美术中的明暗对比法,因而富有立体感。如今,广州牙雕通过材质改革和技术创新,已逐渐走出一条以牛骨取代象牙、传承牙雕精髓的新路。
大师名片
张民辉:高级技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院长,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牙雕刻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