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村落
在中国,每天都有80至100个自然村落在主动或被动地消失,这其中就包含着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村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古村落。前不久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上,这一数字再一次刺激了某些专家学者,当然也包括一些外国的专家学者。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办法,专家学者们起码已讨论了十年的时间,但古村落仍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眼睁睁地在人们的面前化作一堆堆瓦砾,这种无奈或将继续伴随着我们,成为21世纪国人最大的隐痛之一。
其实,古村落的随风而去仿佛早已命定。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社会的洪流,使得村落等此类农耕文明的产物,已然如同暴风雨中的纸房子一般不堪一击,虽然早有专家以敏锐的洞察力指出,让古村落存续下去的最佳方案,首当其冲的,是要关注并改变古村落人群的生存状态,可纸上谈兵的观点与理论,在现实面前基本是软弱无力的,根本无法阻滞人们逃离故土追寻梦想的脚步,一个又一个村落几乎如出一辙,就这样于静悄悄的清晨或傍晚,渐渐沦为一个又一个无人居住的空壳,断壁残垣之下,再难闻鸡犬之声。这必然使村落文化的齿轮或钟摆陷入混乱的存盘程序,侥幸能够留下来的,是历史,是传统,是风俗,是民情,是性格,是方言,是我们尚且还能找到的根与精神家园……可多数情况下,情状都如盛筵之后的杯盘狼藉,酒足饭饱,一切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诗,或可能够作为时下中国古村落走向衰亡的最好注脚。
那么,我们是否就甘于跳进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中呢?
我们一直在非常努力地求解以前从未遇到问题的答案。博物馆式好吗?当然这是一种最省事儿最省心的试验,可博物馆毕竟是博物馆,只有走进了死穴,才可投下这枚棋子,而我们现时却还好好地活着。旅游开发式好吗?似乎也是弊大于利。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就一直说:“人们去村落,不光是因为这个村落漂亮,他们同时还想去了解传统居民、体验传统食物、感受传统生活方式。如果把文化古村落只是当作旅游景点,它们的未来,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内在生命力的建筑,甚至最终变成供游人玩乐的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哈哈,很喧闹很流行。古斯塔夫是非常清醒的一个人,他的告诫,点到了穴位,只是我们的许多决策官员,还跟不上他的步点儿。
有一次,冯骥才先生在就古村落问题接受在下采访时曾说:应该回到原点!
原点是什么?怎么回去?
冯没有说,我也不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