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法的那些事
这些天,一则书法界的“站台”新闻引发了网络吐槽,众多声音齐齐指向一个逆天之问——书法,到底还要不要底线?新闻讲道,某书坛大佬为一位“书法家”的展 览站台,无视该人水平之令人咋舌,说了一些与实际水准不相符的“寄语”。对于流俗的某些圈子来说,这个现象已经见怪不怪,而对于对传统文化,书法艺术有爱 护之心,景仰之情的人士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某大佬的特殊角色,由此引发极不好的导向作用。
说声“底线”好沉重。我觉得,书法艺术的底线,要不要它都在那里了,严格说来,几千年来,在瑰丽的中国书法成长过程里,它就在那里了。然,这些不祥之举,确实有突破它之势,足以令有识之士忧心。
我不擅写字,更不是书法家,也无意涉及“底线”的话题险境,我想换个话题:谈论书法的时候,我们还谈不谈文化。
书法,就是书写、写毛笔字,在古代,一管毛笔,跟如今的电脑录入打字一样,从帝王到 平民来说,都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书写工具——可以绝对地说,当时的人们可不是拿它来加入书法家协会,不是拿它来拍卖,按平方尺算钱的,更不是拿来“走 向世界”的,但一定是身份的体现——你写得一手好字,一定是个读书人,反之,你是读书人,写得一手好字,那是必须的。谢谢那一管管古代的毛笔,把四书五 经,把李白杜甫,把好诗文留传给了我们。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书法,是写着写着就成了艺术的,写着写着就作为中国特色的古典艺术形式流传下来的。
我们今天谈论书法,还需要谈论文化吗?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是看字,还是读文?
在传统书法宝库中,每一件经典作品,“字”与“文”都是没分开过的。练颜体的人都绕 不开《祭侄文稿》,这是颜真卿行书名帖,它首先是一篇动情的纪念文字,祭奠的是安史之乱中牺牲的颜季明,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 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先是一篇优秀文稿,而后才是一幅书法名作。“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 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大文豪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打动历代读书人、书法家、文化人的,莫不先是苏轼亲自撰写记述的贬谪黄州三年之“悲凉境 遇”,而后才是“字”。也可以说,现在遗存下来的那些历代书法名帖,记录的,都是文化事件,展示的都是文学佳作,或联对原创等等,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 学内涵,不仅是名帖,更是名篇佳构。
现在我们谈论书法,谈的就是单纯的“写字”,是手工活,说谁的字好,仅仅是写字技法 好,写出来的字漂亮,而且,大家会写的,也就那么几个常用字,常用句式,所看到的,不是“厚德载物”,就是“上善若水”、“无欲则刚”……极少见到书家自 己的“原创”文字。因此,书法之“怎么写”和“写什么”,是两个关联的学问,缺一则腿瘸。“怎么写”容易教、容易练,“写什么”或许早已被淡化,被退出。
君不见,在多如牛毛的书法培训班里,穿着唐装的老师们,除了教坐姿、握笔、隶楷先后 等等,不讲书法的文辞内涵,书法里的诗词歌赋,因此,千篇一律的“毕业生”成批量出产,问鼎各级书法家协会,参与地方书画市场的风起云涌。这个现象,与 “弘扬传统文化”,显然还有一些儿距离。
记得两年前,我曾经应邀欣赏一个书法家的“独创书体”,花花绿绿,龙飞凤舞,不知是 书,还是画,据说还申请了专利保护。“叹为观止”之余,我悲哀地想,这种写字往“邪路”、“绝路”上走的,也只能令人无语了。更有甚者,此前有过报道,某 些奇人导演“书法展示”,在人体上写字、用某项器官夹笔书写,以头发蘸墨,在宣纸上滚动“创作”等等,把“书法”弄成街头杂耍,极尽下流动作,与所谓的 “艺术”更是天上地下,相去十万八千里——书法,一旦失去了文化的本质,它就像没有灵魂,不懂羞耻的躯壳,什么下作搞怪之相都能鼓捣出来,更遑论“艺 术”。
如今,在书法同行中,“字不惊人死不休”,一门心思在搞书法“创意”的人太多,而老 老实实在重视“写什么”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平时见到那些自己撰联、作诗,而后认真书写成条幅、横幅的朋友们,在朋友圈“晒”作品,我一定会马上给个赞。 而且,我愿意想办法“搜刮”他们的作品,我觉得,收藏的不仅是他们的字,而且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