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海拾贝 正文

收藏的古国

人民书画网  2016-09-26 10:40:48 阅读:
核心提示:

  一向喜欢搜罗日本学者的著作,但有所见,绝不错过。近日见青年学者袁一丹女史推荐日本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平田昌司的著作《文化制度和汉语史》(张弘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将平田誉为“我所了解的老辈学者中,论文 选题最奇诡、中文口语最流利、待人最周到的一位”,不禁大感好奇。口语流利、待人周到,非亲接其人不可,否则无法领会,选题的特色却可以直接反映在著述之 中,且是读者最为关心的所在。于是决定一探究竟。

  看了一下此书的篇目,“奇诡”确为恰如其分的形容。除了袁一丹所列举的《音起八代之衰:复 古诗论与元明清古音学》《回望中原夕霭时:失陷汴洛后的雅音想象》《光绪二十四年的古文》《眼的文学革命与耳的文学革命》这些例子之外,《清代官话的制度 化历程》这个题目下的两小节也“奇诡”得可以:《方言抵抗官话——闽粤的正音书院》与《官话作为语言资本的局限性》。恰好最近对历史语言学、音韵学感点兴 趣,生吞活剥了一本潘悟云的名著《汉语历史音韵学》,还觉不过瘾,此书正好可以一解我的智识饥渴。搜了一下,平田还有另外一本译成中文的著作,竟是《徽州 方言研究》,一位友人评之为“做得相当细致”的“填补空白之作”,这大概就是平田那些“奇诡”题目的源头了。

  说到日本学者的著作,这里必须推荐盐野七生的《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徐越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7月)——当然,她并不是学者,但是某种意义上,她比学者更伟大,因为正是通过她撰写的历史读物,一般读者才得以亲近古罗马世 界。记得之前我已经推荐过盐野女士的书,如《罗马人的故事》及其精编本《与盐野七生同走罗马路》,这一次,我依然要大力推荐这本《海都物语》。此书属于 《文艺复兴的故事》系列,写完了罗马人的故事,盐野将她的目光又投向了文艺复兴。依然是那么轻松好读,依然是那么趣味盎然。拥有这样的历史作家,真是日本 读者的幸运。虽然如今图书引进出版日益发达,我们不用等待太久就可以读到中译本,但仍然忍不住感慨一下: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拥有这样了不起的历史写作者 呢?

  急大概是急不得的。古希腊罗马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太过遥远。想要通往那个世界,我们需要修更多的桥、铺更多的路,需要更多的学者和译 者。这自然只能靠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积累。大学时期迷恋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古希腊,囫囵吞枣地读了好多书。现在还记得的,就有让-皮埃尔·韦尔南的《古希腊的 神话与宗教》、库郎热的《古代城邦》等“二手著作”,当然,那套《罗念生全集》更是必不可少的。一手文献当中最痴迷的是王太庆先生译的《柏拉图对话集》和 商务印书馆“彩虹书”里的那本《神谱》了,读得兴起,还用纸笔将后者所描述的希腊诸神谱系做成了一张树状图。现在想想,也算是对青春的一种不无意义的挥霍 了。而最近无意中读到的一本《柏拉图与赫西俄德》([英]博伊-斯通、豪波德著,罗逍然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简直一下子帮助我重返大 学时光,重燃了当时的热情。令人钦叹的是,译者罗逍然是一位正在读古典学博士的九〇后,不仅已经出版了古希腊文《赫拉克勒斯之盾》的译文笺释与古希腊文 《阿尔戈英雄纪》的译文笺释(华夏出版社),目前正在进行拉丁文叙事诗《阿喀琉斯纪》的译文笺释,翻译的英文版《古典神话》第十版也即将出版。这样的年轻 人更多一点的话,那个古典世界,大概就会离我们更近一点吧?

  《现代英文选评注》(夏济安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8月)是近期另一本 值得关注的好书。夏济安、夏志清兄弟大名满天下,昆仲二人的著作我都尽力搜集,但私心最爱还是这本《现代英文选评注》。中学时期读《万象译事》,印象最深 的便是董桥写夏济安《现代英文选评注》一文,虽然只摘了寥寥数段,但足以见出夏氏中英文功力之深。后来跑遍我所在的小城的各家书店,终于在一位相熟的旧书 店老板那里,找到了一本破旧不堪的《现代英文选评注》,还是今日美国出版社那个本子。后来,这个本子伴我读完高中,又伴我来到上海读大学,一直到今天。在此期间,我买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版本,这次见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这个版本,也毫不犹豫地买了,但是感情最深的还是如今更形破旧、字迹也愈发模糊的 今日美国出版社的版本。似乎董桥读到的也是这个版本?为什么高中的我会在图书业并不发达的家乡旧书店找到这本书,真是一个至今仍无法参透的谜。

  最后,推荐一本《谁在收藏中国:美国猎获亚洲艺术珍宝百年记》([美]谢林·布里萨克、卡尔·梅耶著,张建新、张紫薇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8月)。诸如此类的书与文章已经很多 了,斯坦因、华尔纳、卢芹斋这些名字也因此为人所熟知;而此书则可能是其中写得最好的一本。从中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余年间,西方探险家、收藏家是如何在中国活动的,而他们的活动又是如何导致了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星散四方,带动欧美古董市场的蓬勃 发展。这段伤心痛史本该我们来写的,但就像其他很多也本该我们写的题目一样,被外国人很好地写了出来。那么就此了解一下,总是可以的。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