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创的艺术始末
在谈到“池”社之前,我们先谈一下青年创作社和“'85 新空间”画展,青年创作社成员与“池”社成员部分是重合的,能否先介绍一下青年创作社和“'85 新空间”展览的由来?
那个时候,我刚从浙江美院毕业,在杭州工艺美校当老师,借调到浙江美协一年。当时美协希望活跃一下浙江的青年创作,希望办一个体现青年创作状况的展览,办展览的事就交给了我,我也在浙美的同学中间忙前忙后借作品。我们那些同学来自不同专业,油画、雕塑、版画、国画都有。大家毕业了,觉得有点空虚,很希望有点事情做,凑在一块儿聊聊,就决定先成立一个青年创作社。青年创作社其实算是半官方的。
美协给我们一定的经费支持,提供了画布、颜料等绘画材料,还出钱租了一处房子,在美院旁边,很便宜的农民私房。我们可以在那里碰头,碰头时间也不太固定,觉得有些问题需要碰面讨论一下,大家就去一下,能来多少人就来多少。但一些核心人物总是在的,比如黄永砯的同班同学、油画系毕业的查立,他现在转行做风险投资,美国、上海两边跑。还有徐进,也是油画系的。还有国画系的宋陵,后来去了澳大利亚,还是艺术家。版画系的包剑斐,是和我们一起活动的为数不多的女同学之一。还有刚刚从油画系毕业的耿建翌,留校任教的雕塑系的王强,这些人是核心人物。我们一起讨论这个筹备中的展览的题目、结构、语言方向和各种细节。
除了讨论展览事务性的话题,还会讨论一些精神性的话题吗,比如最近看到什么文章,听到哪一种思想?
很难分得清楚,有一些敏感的事情肯定也会在讨论中提到,但主要还是针对展览的讨论,一步一步,涉及具体问题,比如要确定展览场地。一开始场地都没有确定,我们只是确定下来要办这么个展览,时间大概在1985 年年底12 月。然后,每个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在画哪方面的作品,描述一下创作方向,有的人可能会拿一些东西来给大家看看,照片或草图。我们不像美协办的展览,有严格的审查,大家也都是美院校友,有一种默契,彼此知道你是画什么的,我是画什么的,你是什么样风格,我是什么样风格,不需要谈太多。但后来不断有人加入,还是需要协调的。
最终“'85 新空间”展览有多大规模?作品选择的标准是怎样的?
有20 多人,大多是浙江美院本科毕业的。个别几个人没读过美院,比如晨晓,现在在新西兰,经常回国做画展,他当时是杭州半山区,也就是工矿区的文化馆的一个工作人员。还有三四个湖州的业余画油画的,年龄和我们相仿,他们是美协推荐加入的。青年创作社内部也没有分谁是负责人,大家一起商量,有点像同学聚会,原先不是同学的,也因为这个展览而认识了,都变成朋友了。“'85 新空间”展览当年12 月在浙江美院的陈列馆举办,如今这个展厅已经不存在了,片瓦无存。
“'85 新空间”带有半官方色彩,虽然美协没有太多干预,但美协的领导还是不断提醒,说你们不要涉及太敏感的东西,要办得让大家都能接受。他们有他们的顾虑,我们也希望第一个展览不要一下子火药味太重,作品类型也都是传统的架上作品。我们刚刚从美院毕业,受到很传统的教育,脑子里的烙印还很重,虽然对艺术语言上的陈词滥调有很多不满,提倡语言上的变革,但总体态度较为中庸。尽管我们觉得“'85 新空间”展览已经足够温和,但展览之后《江苏画刊》《美术》杂志等还是发表了很多批评,一些美术界人士表示他们不明白展览是什么意思。
你们当时在1985—1986年有没有意识到全国各地有很多新生力量,有很多青年很活跃地做展览?当时青年艺术家主要从什么渠道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