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泛空间理念
在展开理性分析之前, 笔者想要铺陈一个前提, 即替代性(Alternative)或独立(Independent)空间本身,是感性或至少相当程度上是感性的。对每一个独特空间和发生在此空间的展览项目的切身感受,是认识空间的基础。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讨论空间存在的背景、语境、意义或其他。
空间的概念
“非营利”(Nonprofit)空间是个泛化指称,一个经营策略意味的指称。而事实上,非营利机构的确源于美国战后的商业体制与其不断完善的税收制度。在纽约,“非营利”更多意味着机构本身和相关捐赠者税收的减免,在此意义上,它与“独立”或“替代性”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非营利艺术机构既包括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MOMA、古根海姆博物馆、国内如民生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也包括许多民间小规模的艺术机构和组织,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机构都划归“非营利”范畴之内。因此,非营利空间并不能与“独立”或“替代性”空间划上等号。对它的过度使用无益于理解和传播。还有一个事实是,许多人搞不清楚“非营利”与“非盈利”的泾渭,一不小心,还可能暴露了“非盈利”的本质。
为了切近我们想要探讨的那种空间的实质,我们还须在替代性和独立二者间做出分辨。对于艺术空间而言,“独立”大约意味着(经济或运营方式)不依赖于某种体制或特定机构,受运营者的自由意志支配,拥有相当的自主性。讨论一个空间“独立”与否,通常有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两个层面的考量。在现实中,经济独立常常左右空间“气质”的独立程度,这就需要空间运营者对资金收放有相当程度的把控,在一个健康的空间运行方式下保持它的独立态度。这种态度是不趋附于官方品味与主流市场的艺术精神,“面向艺术,背向市场”。在艺术史的上下文中,“独立”还往往与“先锋”暗合,时而同时出场。按照今年 10 月何香凝美术馆召集的“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国际论坛所定义的:
它们独立于美术馆、画廊、艺术区、及其他艺术机构之外,具有自我组织的另类、民间、野生属性,是平衡当代艺术生态中过度市场化、官方化、主流化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这个定义中,一个“独立”空间,它未必是非营利的,尤其是在资本法则也在不断变化的今天,已经有不少空间证明,它们的运营方式与声明中的独立精神并不相悖。并且,“独立”空间在缺乏健全艺术机制的本土语境里,实际上很难给出美、英等国那样相对明确的属性划归。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简单化的理解,那就是将独立空间与纯商业性的画廊做对比,“不是画廊的就是独立空间”。但事实上,目前这类“独立”空间的运营趋势是(世界范围内):售卖作品,而不收取佣金。这样一来,这种“独立”空间与画廊的界线实际上是愈加模糊的。因此,用“替代性空间”来描述我们想要讨论的空间类型是最为恰当的。
与前两种空间指称一样,替代性空间概念同样诞生于美国,以 1964 年激浪派大本营“激浪大会堂”为起点,以纽约为中心,以替代美术馆、画廊、沙龙等传统展出空间为目的。乔治·玛丘纳斯(George Maciunas)、比利·艾普尔(Billy Apple)、河原温(On Kawara)、劳伦斯·魏纳(Lawrence Weiner)、斯坦纳和伍迪·瓦苏尔卡(Steina and Woody Vasulka)等一大批先锋艺术家和学者相继投身替代性空间的运动中,这一波浪潮也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独立策展人和学者艾伦·施瓦兹曼(Allan Schwartzman)曾称,“替代性空间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艺术生活的核心。”实际上,它的意义远不只停留在 70 年代。往大处讲,这一波先锋运动直接勾画了此后全球当代艺术的总体框架。我们今天看到 P.S 1 和 The Kitchen 在纽约艺术世界的重要地位,看到新美术馆孜孜不倦地、带着乡愁般地收集整理世界范围内的替代性空间案例,汇总成库。我们依然能体味替代性空间在全球当代艺术中的不容旁置的身份、立场与价值。回到概念言说,施瓦兹曼话语中不但强调了替代性空间的历史地位,也很明确地使用“替代性”来为此类空间定名。这是负责任的学者态度,因为“替代性空间”指称的确立,早在 1981 年在新美术馆(New Museum)举办的展览——“回望替代性(空间):对 1969-1975 年的历史纵览(Alternatives in Retrospect: An Historical Overview 1969-
1975)”中就已经完成了。
替代性空间除了前述的狭义的运营性艺术空间,还涵盖了美术馆、画廊之外的一切可展示空间:其包括但不限于废弃厂房、仓库、闹市、客厅、卧室、村庄、乡野、荒山、林间、草场、海岸、天空、月球、火星、银河系等等。在此意义上,国内有些同行会把“空间”词义不分语境地使用,更会不自觉地把艺术项目与空间运营混为一谈。显然,在广义替代性空间中开展艺术项目和运营一家替代性空间是两个决然不同的概念。在本土,“再生空间”和“办事处”都是近年来颇值得关注的艺术项目,前者以工业化进程中废弃的厂房或公寓废墟为场所,后者在地产经济的语境中利用短期出租的公寓邀请艺术家进行在地创作。二者都在广义的美术馆、画廊之外的替代性空间中进行艺术项目的实践,有很强的在地性(Site specific)、现场性和实验性。但将这样两个具有典型的、在替代性空间中开展的持续性艺术项目与运营性的替代性空间相混淆,显然就带来了一种有意无意的误读与曲解。
简言之,一个艺术空间,它可能兼具替代性身份、独立立场与非营利策略。这种愈加模糊化与均质化趋势并不妨碍我们对其相对准确指称的探讨,以及这种指称的界定对认识空间以及开展学术或相关讨论的必要而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