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美妙的心像之旅
我在伊斯坦布尔待了一周,每天马不停蹄地任由策展人卡洛琳·巴卡基耶夫(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带着”看此次伊斯坦布尔双年展。这个分布在全城 36 个地点的展览大概能带你把这个存在着多重叙事、多种文化积淀和复杂地缘政治的城市看个透彻。我的整个旅程是美妙的,在每个有故事的展览场地看到精彩的作品,是这次双年展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但我想不少人心中存着不安,或者还有一点点负罪心理,毕竟阳光明媚的伊斯坦布尔和叙利亚隔海相望,那里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用炸弹投向无辜的平民,大批的难民正寻觅各种方法跨越边界进入欧洲。艺术世界的人们与土耳其正在发生的真实历史刚好擦肩而过,在宜人的秋季领略了一场颇有内容的展览后,我们大多是在家中遥望着一个月后发生在土耳其安卡拉中央火车站的炸弹袭击——那场悲剧中,上百人失去生命。
黑海、马摩拉海以及与马摩拉海相连的地中海这三大水域环绕着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坦布尔。海洋最近变成了死亡的隐喻,脆弱的难民船在这里被海水掀翻,处处是梅杜莎之筏的景象。卡洛琳精心构想了“咸水:一种思想形式的理论”(SALTWATER: A Theory of Thought Forms)这个题目,出于不幸的巧合,在这个展览中,这个创伤的载体和死亡之所成了检验我们历史进程和生命意义的标尺。
从我和卡洛琳的交谈以及那本厚厚的画册中得到的信息看,挑选“咸水”作为主题,除了这不幸的巧合,大概出于它丰富的能指。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命单位,咸水中含有可以帮助治疗肌体的盐,而盐是我们感知水的存在的最小有机物。盐要发生变质需要电解,它不稳定,既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液体,策展人应该在直觉上受到这种蕴含着变化的态势的吸引。物理属性之外,咸水又与这个地域有关:伊斯坦布尔海峡因其水深适度,水底暗流丰富,是进行海洋水流研究的理想之地。同时,联想到当代的社群情境,我们倚赖的互联网数据正是通过埋藏在海水下的电缆传播的。对艺术世界的人们而言,咸水带着来自世界各处不同地区的我们每天往返住处和展览场地,也能去到行程近一小时的王子岛,流亡的托洛茨基曾在那里有过停留。咸水让我们跨越地域和时间,在想象和现实、过去与当下之间穿梭。因此,在这片文义复杂的土地上,咸水提供一个叙事系统所需要的养分,在不同的想象、神话、历史与故事之间流通。
与在卡塞尔文献展中的做法相似,为了给咸水这个意向寻求更多的证据支持,卡洛琳在伊斯坦布尔现代美术馆这个场地中呈现了自己的一件名为“通道”的“作品”。她引用的一个核心文本是Annie Besant 和 Charles Leadbeater 于 20 世纪初出版的一本名为《思想形式》的著作。这本带有玄学而非心理学意味的书预想了现代世界中抽象的形式与人类思维的关联,对不可见的精神世界形式进行了奇妙的勾画。在“通道”里,“结”(knots)和“波”(waves)两个分别代表延缓和重复的意象被挑选出来,描述 20 世纪以来可见的现实世界与不可见的精神世界之间各自的特质和冲突。我们在这里见到了很多“证据”,比如发现了神经元的科学家Santiago Ramony Cajal 创作的波浪绘画,古波斯的玻璃物件、拉康的素描和文字以及成长于法西斯统治岁月的意大利艺术家 Fabio Mauri 的线材与灯泡装置等等。这些作品大多与抽象的形式语言(“结”和“波”的形状)有关,都在暗示一种不可见的精神力量和态势。策展人试图通过制造艺术与其它学科——包括海洋学、神经学、心理学、哲学、脑科学、数学、物理学、文学——的相遇,再次强调知识和思想生产的有机性。艺术在这里不再被作为一个自恋的学科看待,整个展览尽管也在批判行业内部的价值观,比如试图打破机构化的策展方法以及割断艺术与商业、流通链的关联(看看那本厚厚的、没有一张作品图片的画册就能知晓),也从工艺美术、Art Nouveau 等等艺术门类中找到艺术突破自身边界的可能,但展览的诉求既是前现代的,又是救赎式的:回溯到不可见(精神世界和知识生产)与可见(身体、现实)统一在一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