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摄影艺术 正文

探寻《莫斯科计划》

人民书画网  2016-12-06 09:56:19 阅读:
核心提示:

 

  请问《莫斯科计划》最初是如何展开的?1991 年以前你们去过莫斯科吗?

  Alessandro Albert:1990 年,我们在一次喝咖啡的畅聊时决定要一起做个作品。对于拍照这件事,我们总是充满激情,而不将之看作一项“工作”。最初,我们的计划是去印度拍摄女人的肖像,我们甚至想好了在作品完成后的计划——去法兰克福的图书节,寻觅一家出版社并将作品出版。两个年轻人兴冲冲地办了签证,甚至订好了机票。结果几天以后俄罗斯发生了政变,我们意识到这个事件的重要性,立刻决定改变计划,前往莫斯科。然而对于两件作品的构思是一致的: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来到特定的城市,并在街头拍摄普通人的肖像。拍摄完成后,在 1991 年 10 月,我们按照原计划来到了法兰克福图书节,并遇到了 Peliti & Associati,这之后我们出版了画册《街道的面孔》(Volti di passaggio)。

  你们是如何与拍摄对象沟通的?是否遇到过什么麻烦?

  Alessandro Albert:我们在市中心选择一条繁忙的街道,将 4×5 画幅的相机支在三脚架上,1991 年的时候很少有俄罗斯人会讲英语,而我们也不懂俄语,因此我们在身旁立了一个牌子,上面用俄语写着:“我们是意大利人,希望给俄罗斯人拍肖像。我们并不收取任何费用。”最后一条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时候人们会以为我们拍照是收费的。总的来讲,与当地人通过手势进行沟通并没有太大困难。偶尔我们也会被警察问话,然而,在 1991 年,警察大多也是好奇而友善的,最终他们也希望能获得一张肖像。而在 2011 年的时候就比较困难了,警察来找我们并不是想被拍照,而是意图将我们赶离这条街道。

  对比这三次相隔十年的拍摄,人们与你们的沟通方式是否有明显的差异?

  Alessandro Albert:在 1991 年的时候,给人们拍照是非常容易的。在拍摄的第一天,除了负片拍摄以外我们还携带了一台宝丽来相机,在拍完肖像后我们会将宝丽来拍的版本送给模特。人们为此受宠若惊,他们回家换上衣服,邀请自己的家人一同回来还想再拍第二张。不到一个小时,等待被拍的人们竟然排起了长队。最终我们不得不假装相机有了故障而临阵脱逃。在这之后我们决定不再赠送宝丽来照片了……然而在 2001 和 2011 年,情况变得不再相同。人们变得更加谨慎,我们试图与行人对话,而他们甚至都不会停下来看我们一眼,就像在每一个大城市中一样……不过非常幸运的是,2011 年有一位俄罗斯摄影师协助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倘若我们直接对人们说英语,也许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在 1991 年,有大约 80% 的人会同意被拍;而在 2011 年,只有大约 20% 的人会同意。1991 年的时候,人们很迫切地想对整个世界展示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眼中,似乎通过我们就可以达成这个愿望,他们不停地说着俄语,哪怕我们无法听懂他们所言为何。对于我们两个来说,1991 年的经验是极为美妙且难忘的,那一年我 26 岁,保罗 24 岁。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