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一个城市的艺术温度

人民书画网  2016-12-08 12:26:44 阅读:
核心提示:

 

  温州的昊美术馆将几位温州出生的艺术家网络到一起,办了一个名为“28°00′N 120°42′E”的展览,标题显而易见,即温州的经纬坐标。只是这个展览与温州内在联系除了浅层次的关联,并没有太多的深度联系。但这几位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倒是颇有一些新世纪艺术的特色,不知不觉中,这些 80 后正在占据艺术世界的舞台,他们的表述方式与他们的老师甚至 70 后也大不相同。

  林科在中国美术学院本科学习新媒体,他去年获得 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又在今年获得 AAC 艺术中国的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在展览现场我们看到了林科的成名作品《消防桌面》:一只名为 fire 的桌面图表,在电脑屏幕上被鼠标点着拖来拖去,并在拖动的过程中被配上音乐。林科说,他是又一次坐在桌前无意识拖动鼠标的时候,觉得这个图案挪来挪去有点像火苗在蹿动。林科后来做了大量类似的作品,比如在使用制图软件时,拖动鼠标的痕迹有点像宇宙飞船,所以就配上了星空的背景;在浏览某博客时,飞速往下拖动鼠标,不断出现网站上的各种奇怪丑陋的配图,林科觉得这种图片飞速往上去的画面有点像赛车通关游戏,所以他给这个作品配上了电子音乐。林科做了大量这样的作品,每一件都没有什么好解释,更没有背后的意义——一个宅男坐在桌前无意识地拖动鼠标,这个过程被记录下来,仅此而已。颁奖给林科的 AAC 这样评价林科的作品,“从林科的作品中感受到一个年轻人在网络时代的寂寞,在电脑屏幕前的现代人的心性与情怀呈现出一种温暖,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善意。”总结得很到位。作品摆在林科旁边的谢墨凛已经不再用笔而是用机器作画。他毕业后开始尝试用机器代替双手,他自己制作了一台自动绘画机,把颜料装入、设置程序,代替双手作画。他的全部研究致力于不断消解人机之间的隔阂,梦想有一天机器能彻底解放双手,直抒胸臆。他说机器是未来绘画的方向,因为用笔作画在这个数码时代已经是没有什么可开拓的空白领域了。

  在法国学了 8 年艺术的姚清妹之前只在国内办过一次个展,但因为性格鲜明给人留下很深印象。她做的行为艺术总有一种突出的异质性,打破平衡,让人重新回头审视已经习以为常的一切。展览现场展有姚清妹的两件作品《雕塑 100 欧》和《漂流的人》,一个是她在法国街头的三个地方不断揉搓一张一百欧元的纸币,引起路人不同反应;第二件则是她在美丽的尼斯海滩边上从一只破蛇皮袋中钻出来,在众目睽睽下狼狈又滑稽地划向大海中间。尽管姚清妹不断在开幕现场向温州的观众解释她作品的意义,但显然这样的先锋性无法引起当地人的共鸣。姚清妹的妈妈说她不知道女儿这几年在法国都做些什么,只知道她在学艺术,但这些现场的视频让她自己觉得颇为尴尬。青年一代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转换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艺术语言,现场最为好理解的作品大概是陈维的摄影照片,和尚一心的装置作品,还颇有一些向往昔抒情的意味,另一位年轻的艺术家陈轴则试图用青年人的思维方式讨论哲学层面的一些话题,而他的切入点已经和我们熟悉的艺术家大不相同。整个展览,6 位青年人的风格都不相同,又有着潜在的同质气息。这种微妙的不知不觉的转变清楚地传达出“一切已经不一样了”的宣示,这种一致性比“这六位艺术家都出生在温州”这样的归类要有意思得多。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