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人民艺术 正文

用生命来证明的艺术

人民书画网  2016-12-21 16:00:30 阅读:
核心提示:

 

  如何恰切地辨识大同大张及其创作需要回归历史的坐标系中。根据 W. R 小组成员朱雁光的追述,以及吴美纯、温普林整理的大张文献资料,可以勾勒出一条大张的艺术生命轨迹。朱雁光回忆:“结识大张的时候,他还在银行工作,做着建筑预算的工作,有不错的收入,但他是一个不争的人。”在 1980-1985 年期间大张受精神分折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创作了一批梦幻的绘画和诗歌,相当于起步;1987 年他看了《纽约当代画展》后确定将无意识、此时、瞬间作为艺术追求,而这一年一件重要的事件是,大张在大同发起组织了“W. R 小组”(成员包括张盛泉、朱雁光、任小颖,另在 1990 年代初年轻艺术家李青加入)。

  接触了真正的当代艺术现场,组织了自己的同仁艺术团体(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拥有相似艺术理念的朋友),大张恍然之间有些提升。1988 年,他彻底与“人类世界”分离,但基本上仍相信在“我”之外有一个精神实体。1989 年他在中国首届现代艺术大展上实施行为《三个白衣人》,同年看了塔皮埃斯版画展,对在绘画空间和虚无中探求类似“真值”或“实体”的思路产生了兴趣。1991年他又对外在于我的精神实体彻底抛弃,陷入精神幻灭,认为“荒诞”是最后的结果。其间也有过一些其他想法,如纯客观、数学的可能性以及音乐等等。1990 年代前后国内现代艺术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的剧烈动荡,在大张的艺术心理中得到了直观的映射。但截止到这个事情,他的创作还是基本以绘画为主,带有极强的表现性,从画面情绪看,大张的确颇有艺术灵性。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