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最后诠释的艺术
人民书画网
2016-12-21 16:01:36
阅读:次
核心提示:
当然,我不赞成将大张的自缢局限在艺术的范畴内讨论,因为在更深的意义上,他的自绝是完全自觉的选择,且是经过了严肃的生活实践(垃圾宫殿)与思考的结果,他不是由于某种“恐惧”而自杀,而是出于对生命的绝对自由、对主体的绝对自在的追求而自杀,这就重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群魔》中借基里洛夫之口提出的“自杀理论”,而基里洛夫“自杀”的大前提是不再相信上帝,那么大张的思考与生命实践依然逃脱不了这个伦理难题,即我们是否拥有处理自己的生命的权柄?这种自决的方式是否高洁?是否能够匹配得上对绝对自由的追求?这是大张以自缢换来的精神遗产。
2000 年,大张在自己被称为“垃圾宫殿”的居室里自缢
最后,有必要重读大同大张的遗嘱,以完成这个生命。
与我有关的人:
一、我走这一步,完全是命中注定,1992 年我就说了“四十五岁是我忌日”。我只不过是信守诺言。
二、我的行为完全是个人行为,与任何人无关!
小泉(张盛泉的弟弟):
一、钱和单位的工资卡都在搭在铁丝上的绿军装的两个大兜里(白短裤旁边)。
二、电视、VCD 及其他东西你们可以拿去,但房子永远就让它存放着。
三、煤气费我已经预交到今年夏天,估计多退少补的可能性不大。
四、每年烧暖气的时候,请过来一下,打开水池里的回水阀门,把冷气冷水放掉,这样楼下的人才不会抱怨。
五、父亲方面今后你就多费心了,我的这些钱都留给父亲。
六 、不要给我换衣裳,也不要骨灰盒,就把我扔在火葬场外面,沿着一条捡砂的土路,一直往里走,你就会看见一个大砂坑……
张盛泉 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