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颜色的独裁者
展览“刘韡:颜色”是一场艺术家与策展人共谋的“占领”。在被结构得如教堂一般的展厅里,观者被体量巨大、吊诡抽象的作品包围着。一位独裁者的加冕礼正在进行,主角正是刘韡。十五年来,他进行了颇具独创性的探索。他的创作通过物与材料的交叠催生着意义,并在物的空间关系中架构着观者的经验。整个展览呈现的就是这条线索。
刘韡是个“形式独裁者”。对形式的独裁拒绝意义的渗透,它强调一种深度,它表现为宏观与微观、最大与最小之间极端的跳跃。这里所说的形式,不仅指构成因素的组合方式,更涵盖了被抽象的现实以及艺术家的内心秩序。《迷中迷》即是如此。作品以大于人的尺度分割了现实空间从而使秩序在宏观层面上得以建立,而微观上不同材质外在可感的形式因素又召唤着观者对现实的感官体验。在这里,对形式的独裁解放了物。鲍德里亚所说的“物体系”(The System of Objects)当中,每一个现成品之中都围困并囚禁着一个陌生的“物”,而艺术家正是那个解放此“物”的人。《受难》(2014,铁、钢,尺寸可变)中的洋铁皮被艺术家切割为几何图案;《看!书》(2014,书、木头、钢,尺寸可变)中书本亦被压实并削砍成具有大理石质感的不同形状的物块。将物从它们现成品的属性中解放出来并赋予可能性,刘韡的这种道德责任感自《看见的就是我的》(装置,2006)系列便初见端倪。日常事物被刘韡拆解、重组。他迷恋日常生活的政治学,思索着如何不通过美学表述去观察现实。对形式的独裁必然以牺牲掉完整、纯然的美为代价。观者在这个具备“冷、楞、狠、快、硬”等特质的展览现场可以深切感受到刘韡对于秩序的极端追求、对于权力空间的偏执。偌大的展厅使极权与独裁的暴力感膨胀,《迷局》(2014,玻璃、铝合金,尺寸可变)中的一面面冰冷的镜子切断了人们既往的知觉经验带来一阵狂乱与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