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如何适应变化
人民书画网
2017-02-04 10:22:05
阅读:次
核心提示:
您提到年轻时有一些不易实现的想法,能举些例子吗?现在的环境又有怎样的变化?
我们这一代的艺术家当年很缺少展览场地。在上海,艺术家最希望选择的场地除了上海美术馆(当年名为上海美术展览馆),还有徐汇美术馆和几个文化馆,当年完全没有引进西方美术馆的标准。艺术家要办展览,一种是找认识的人打招呼、开后门,一种是自筹场地租金和布展费用,艺术家都得自谋生路,去争取展出空间。
今天的青年人机会多得多,有艺术中心、私人美术馆,不同层面的展示条件和展览机会对年轻人的成长很有帮助,他们直接和国际视野接轨,而我们当年需要摸索。现在这一代艺术家,可能刚刚冒尖,就有画廊去找他们了,也许签个两三年的合同。不同的策展人、艺术馆也会来找年轻艺术家,做群展等。他们面对的社会机制完全不同,今天有现成的模式,艺术家今天要考虑的是选择,是谈判,要考虑如何有利于自己,必须作出判断什么合适自己,什么要拒绝,什么要参与,所以背景已经发生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