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的艺术美
人民书画网
2017-02-14 17:26:07
阅读:次
核心提示:
近日,三位获奖艺术家的作品正在上海K11的展览空间集中展示。刘月展出的是一张巨大的“摄影”作品,展示出数码相机在不拍摄任何物体的状态下长时间曝光所产生的大量噪点,艺术家致力于分析图像中的物质性,以及人对图像、光线、形状的认知习惯;而毕业于西安美院 国画系的胡柳,则尝试用铅笔结合国画的笔墨原理进行创作。从创作本身而言,这都属于一种艺术形式语言上的创新。
不可避免的是,这样的评奖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他当代艺术奖项,甚至让人憧憬起在中国建立一种类似“特纳奖”的文化可能性。
但在知名策展人、批评家费大为看来,这可能只是一种想象。“中国的艺术奖项距离特纳差距远,一方面艺术家的质量就放在那里,就那个样。另一方面,硬做这个事情的机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比如 HUGO BOSS 奖,因为它们在古根海姆运作得很成熟,而且应该说也没有商 业性,做得比较学术。但之所以最后把奖给香港的,没有名气的艺术 家,是因为这些艺术家的水准都是脚碰脚的,没有那么大差异。”他说。
而更多的当代艺术奖,则有可能属于粉墨登场、拉大旗扯虎皮的味道。
一些国内外的机构冀望于通过揭竿而起的一个艺术奖项,能在中国艺术圈内站稳脚跟,增加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