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图像很重要
人民书画网
2017-02-24 09:37:33
阅读:次
核心提示:
这样的创作像一种近亲繁殖,越来越贫血,是畸形和苍白的。一个图像做好了,推给观众。但艺术家不应该是这样的。艺术家应该是以素面的状态去面对所有的观众和目光,才能够构成交流和别人的评判。这才有意思,而不是在参照系中把合格的东西直接推出去,市场上的买单并不意味着作品的合格。
离群索居的现代艺术
时至今日,离群索居的现代人——农夫与水手的后代——我们,谁无有故事便无有生活。可还有什么故事未被讲述吗?我们在文本与影像的年代里逡巡良久,不夸张地说,我们活在故事里,活在讲述中,我们讲述着生活,我们生活着讲述,但讲故事本身却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容易一些。这门古老的技艺已随着可运用媒介的增加而显得越发盘根错节。仅仅因为,无法言说得更多,无法写得更多,无法拍摄得更多,文本与影像才不得不共谋吗?介入是否意味着牺牲?其实,二者的共谋并非是一个“不得不”的关系,它们始终交织共存。在这里,我们打捞文本与影像的剩余物,把不可交流的变为交流的,把明确的重新变得富有深意,有如青藤爬过矮墙。
如果有这样一种在情感上无法割舍的锥心之痛,或者被医学上称之为剧烈疼痛的感受,需要使用一种语言来描述,你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我想,那显然不是写下有关于“疼痛”的形容词,或者,拍下一张带有痛苦表情的自拍这样简单。苏菲·卡尔(Sophie Calle)的《极度疼痛》(Exquisite Pain)就是这样一部以疼痛之名、周旋于个人遭遇与人类普遍情感的最敏感之处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