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中国书法的傅山之嬗变

人民书画网  2017-03-08 08:44:05 阅读:
核心提示:

 

  很幸运地读到了白谦慎先生的《傅山的世界》,此书还有一个副题:“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书的着眼点,自然是书法史意义上的重要课题,即清初碑学的兴起。中国文字的最早字体,是篆类字体,秦代以前的文字(除秦隶外)可统称为篆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篆书成为日常主要使用的文字。到了钟繇和王羲之生活的魏晋时期,篆隶在日常书写中基本被正、行、草三种字体所取代。随着这些新字体的兴起,篆隶变成了古字体。所谓碑学兴起,傅山等清初书法家追溯的书法本源,就是篆隶这两种比王羲之优雅的法书传统更久远的古代字体。这种古代字体多刊刻于山崖石碑,碑学之名由此而来。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