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碑活动的盛行
人民书画网
2017-03-08 08:44:26
阅读:次
核心提示:
那么清初的学者为何热衷于访碑活动呢?白谦慎先生认为,个中缘由,自然是明清之际的时代巨变。满清异族入主中原,大量明代遗民不愿仕清,但又无力反抗,访旧时之碑,抒黍离之悲,成为他们自然而然的举动。如书中所写,顾炎武是清初这类遗民的典型。在1650年与1660年,顾炎武曾十多次拜谒南京与北京的明代皇陵,尤其是南京的孝陵(明太祖与马皇后的陵寝)和北京的长陵(明成祖的陵墓)。1660年,当他第七次造访孝陵时,写下了《重谒孝陵》一诗:“旧识中官及老僧,相看多怪往来曾。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如张炎在蒙古人攻占南宋京城杭州后所写“故国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在顾炎武等明代遗民的诗中,读碑与凭吊朝代兴废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