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活动 汉字三千年——汉字的历史与美中国文物展在日本隆重举行
3月24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活动——“汉字三千年——汉字的历史与美”中国文物展在日本京都美术馆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组织的文化交流团一行,应邀参加了展览开幕仪式。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中国驻大阪总领事李天然、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院长、中国书协顾问言恭达,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黄山美术社社长陈建中,日本京都府副知事山内修一、书法家许雄志、李远东、傅亚成、胡秋萍、黄正明、日本书画界、收藏界以及驻京都的华人华侨、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300多人出席了展览开幕仪式。
户思社、李天然、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竹内浩一,京都市立美术馆馆长潮江宏三,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齐高泉等领导嘉宾发表致辞,祝贺展览的成功举办,并希望展览吸引众多日本京都民众前来参观,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展览是中国汉字文物首次亮相日本京都,日本观众可以一览中国汉字风采,展出的展品分别来自中国17家博物馆、研究机构,共计11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3件。展品中既有反映汉字历史的甲骨、青铜器、刻字兵马俑、秦汉至唐代碑刻拓片,也有来自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院的历代名家书法名作,还有湖南省出土的秦代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简牍帛书等。主办方设置的丰富多样的汉字文化体验环节,令众多参观者亲身感受中日两国相近、相通的文化渊源。
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汉字对于中日两国就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可以增进日本人民对于汉字的了解,加深他们对于汉字的喜爱,并以此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促进中日民间友好。
本次展览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组织的文化交流团在京都举办的第一个活动,接下来的几天里,还将举办学术交流、书法交流展、参观访问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