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人民艺术 正文

中国书画名家汪铭录艺术人生访谈录

人民书画网  2017-05-13 14:07:03 阅读:
核心提示:

中国书画名家汪铭录艺术人生访谈录

  认识书画家汪铭录,是从他的画作开始。记得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融柔的笔墨,在一刹那,似乎让人触探到了作者随和的性格和泰然自若的心境;再看他的书法,又开启了另一种,稳健扎实,沉远深邃的心境感知。未识其人,先睹其作,让笔者对汪铭录先生的书画艺术生涯之所历充满好奇和期待。随着访谈的深入,从汪先生与书画艺术的结缘开始,一位心性率爽,和悦开朗的智乐者形象也逐渐清晰和生动起来。

汪铭录作品2

汪铭录作品1

  悟艺境 开启笔墨人生

  汪铭录先生笔名汪洋,1959年出生于湖北咸宁。自小生长在一个朴实的农人家庭。他的祖父是一位当地闻名的木匠。幼年时的汪铭录经常能看到祖父锯木,刨花,打磨等等做木工活儿的身影。在这个过程里,他亲眼看到一根根,一块块的木料在祖父灵巧双手的创造下,变成了诸多结实耐用,且美观精致的家具物件。这在一个孩童心里,不仅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木匠做工时那种专注,认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在懵懂孩子内心“种”下了一颗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正能量种子。心性沉实之人必能感受到自然万物的丰富变化,以及不同生命律动的多彩世界,从木头上诸多简单而自然的纹理开始,渐渐地,小铭录开始对线条有了比较敏锐的感受,他发现,看似单一的线条其实是有着无穷尽千变万化的,他常常沉浸在这种发现的快乐中,祖父手里单一而枯燥的木匠活儿,在童年汪铭录眼里变成了一个个充满丰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在这样的启迪下,汪铭录渐渐痴迷上了同样是主要以线条来表现物象的国画艺术。回忆起童年所历,汪先生至今还有些兴奋:“我那个时候还很小,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熏陶就让我喜欢上了画画。哪怕是最简单的构图和物象,我都能感受到它们的生命力,再用笔表现出来。”在那个物质和学习资源都相当匮乏的年代,汪铭录对绘画的痴迷和勤习,以及与生俱来的天赋,让他不论在长辈亲朋间还是在校学习时,皆得到了诸多褒扬。及至中学,他又开始了对书法的研习,曾临摹欧阳询,柳公权等先贤的楷书法帖,从楷伊始,上溯汉隶,下追行、草。从此,便走上了书画并习,全面发展的艺术道路。而此时,还只是一个学生的汪铭录不曾想到,他与书画的结缘,将是他今后在艺术方面宏图大展的开始。

  汪铭录在完成学业后就入伍参军了,因在前有书画的功底,在部队就被安排了文书的工作。写文稿,出板报,年轻的汪铭录都是一把好手。但在军旅生活中,在一些战友和领导的眼里,汪铭录是一个有些孤独而古怪的人,因为只要一有闲暇,他就喜欢一个人找个安静又空旷的地方,除了感受清静带来的致远悠然,还能做一件自己一直深嗜的事情。“在部队的时候,学习条件是有限的,我只能自己创造学习机会。画画嘛,是我平时的工作就能涉及的。但想要练练书法,还得自己想办法。平时可以在废报纸上写,报纸写完了,就会找一大片水泥地,用毛笔沾上清水在地上写字,写完一会儿就干,还不浪费资源。”汪铭录说完,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一次偶然的机会,汪铭录因公南京出差,恰逢书画名家赖少其举办展览,他在展厅里徘徊了近两个小时,一幅幅画作让他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这次美妙的经历,让汪铭录日后更是沉浸在书墨世界里,尽享这份无边之乐趣。也是自那时,汪铭录心底的艺术激情便彻底爆发了,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书画学习和创作中。结束军旅生涯后,汪铭录凭借精湛的艺术功底,获得了一份电影公司美工的工作,只要是他创作的电影宣传海报,一经发布便反响热烈,在调入行政机关工作以后,还连续三届被评为工作所在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杰出的工作业绩让汪先生不仅热情饱满,尽享工作的乐趣,更在不知觉不中,开始了他从一名书画爱好者向职业书画家艺术转变的道路。

汪铭录作品2

汪铭录作品2

  得心法 展露傲人才华

  不论书法和国画,汪铭录皆是自学成才。在书法方面,他喜楷、行、隶,尤其擅长行书和隶书。对此,汪先生也谈了他的研习心得:“书法是非常讲究法度的,虽然我在初学的时候没有现在那么好的条件,有很多资料去参考,但这个道理我很明白。练习书法一定要是严谨的,除了笔法的功力以外,字的结构也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所以要去多看,多想,多借鉴,多练习。在不断尝试的实践中找到方法,养成好的审美和书写习惯,才能做到内外一致,妙笔生花。”

  观汪铭录隶书,首先是有着审慎的传承精神,在此基础上,细加品味,便能感受到创作者独具风韵的自我逸格。汪铭录隶书所表现的不是雄强感,雄阔感,更多的是笔墨趣味。朴拙与奇趣相辅相成,其书有时显得拙稚可爱,体现于点画和结体处理上,似与粗犷型汉隶写法形成格调的两极。再者,虽然拙稚,但又不乏朴厚之气,此乃秦汉书法令人神往的韵度,其技术延伸或称为汉魏古法,主要特点是质、朴、厚,向上可追至秦人写法。这种情调亦时时显现在点线细节上,如以藏裹锋运笔为主导,间或有劲健的出锋笔等等。其行书作品,则是以灵动的笔触、变化的结构表现轻重、徐疾、浓淡、枯湿、疏密、欹正等不同艺术效果,笔趣、墨趣、意趣等在创作中被尽力发掘,笔墨遒劲洒脱,格调清雅俊逸,形成了独特的“汪体书风”。近年来,“汪体”被各大影视投资公司看重。收视率超高的《匹夫英雄》《京华烟云》《武媚娘传奇》等多部大型电视剧的剧名都出自汪铭录的妙笔。

  比之书法,汪铭录的国画艺术亦当仁不让。他始终持有的观点是,画家要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书画相长才是正道。其画作以葡萄、虾和荷花最为著名。一直以来,他不仅深研“以书入画”之道,更不遗余力地把先人的绘画精髓钻研透彻,同时,还马不停蹄地四处游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他说:“艺术创作是需要想象力的,要情感饱满,善心待人,更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去各个名山大川感受自然,体悟自然。”为了画好葡萄,他曾特意去新疆采风,细看各种葡萄在肉眼上几乎会忽略不计的细微差异,最终把葡萄那种看上去沉甸甸的重量感,真实感、立体感和透明度表现在画纸上。为了画好虾,他也曾无数次临摹齐白石的真迹,用心去感受,力求感悟其在动感与神态上的表达。汪铭录笔下的虾,寥寥几笔,满溢神态,轻轻点染,鲜活灵动,跃然纸上的,不仅是栩栩如生的物态,更是一位画家泊远心境的悠然韵致。

  在美术和书法两个领域,汪铭录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业内人士称其整个作品“周密中见疏落,凝聚中有流动,沉稳中不失空灵”。其书画作品二十多次获全国性书画大赛金银奖,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书画作品300余幅,被授予“国际金奖艺术家”“世界书画艺术名人”和“20世纪国际书画名家教授成就大奖”等荣誉称号。书画作品交流和出售到台湾、澳门、香港、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013年创作一幅百龙图,参加北京中嘉国际拍卖公司成功拍出128万高价;2015年一幅丈二春华秋实,参加北京乔禧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活动并成功拍出273.9万。

  汪铭录现为中国党建画院执行秘书长,文化部中国美术创作院国画创作室副主任,国际美术家联合总会中国执委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民协民族文化艺术创作中心副秘书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艺术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安徽新华学院特聘教授。

  不论在苦苦追索的日子,还是到如今功成名就时,汪铭录都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澈的初心:“搞艺术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不能浮躁,不要把自己标榜得太高,成为大师什么的。把自己的心性修炼好就不错了。艺术这门功夫,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永无止境。艺术也是服务于大众的,大家承认好才是真好,不是自己说好就好的。”如今的汪铭录,对书画艺术的学习和追索,早已形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不论境遇如何,情绪如何,只要落墨于宣纸的一刹那,就仿佛进入一个心灵的自由国度,一方宣纸的静妙,一袭水墨的轻灵,就这样延续着他对艺海无涯的追求和理想,也更让人期待着一个艺坛杰出开拓者的诞生。

  记者:杨丹菲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