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艺术修炼与艺术担任

人民书画网  2017-06-21 11:03:41 阅读:
核心提示:

 

  从陈永怡编着的《潘天寿美术教育文献集》,能够了解潘天寿艺术思维生长开展的梗概。早在1915年18岁,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榜首师范赴杭州。一师是其时浙江新文明运动的基地。不管是校舍规划与师资阵容,其时都属榜首流的学校。经亨颐、刘大白、夏丏尊、陈望道、汪静之、李叔同、姜丹书等,这些民国年代的俊杰,给潘天寿中西艺术、艺术教育、文学艺术的真理,健全的品格等各方面的熏陶,奠定了他终身艺术与教育事业深沉的根基。一师毕业后,在母校任国文、算学、图像教员。1923年在上海知道了吴昌硕承受了他的奖励和饬厉,醍醐灌顶,终身难忘,受用无穷。同年,经友人介绍到上海美专教育我国画技法与我国美术史,与诸闻韵一起创办了我国榜首个国画系。1926年他的《我国绘画史》在商务印书馆出书,才29岁。他与其时有盛名的陈师曾、滕固,是我国美术史、论研讨的先行者。

  1928年,我国榜首所综合性的国立艺术院在杭州建立。潘天寿受聘为我国画系主任教授,兼书画研讨会辅导教师。其时创校标语是“介绍西洋艺术,收拾我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发明年代艺术”。不久,将西画系与国画系合并为“绘画系”。此刻遍及有“以西改中”的思维。从清末到“五四”以来,康有为、陈独秀、吕澄、蔡元培、徐悲鸿、林风眠、吕凤子……等许多前辈他们的思维、建议不尽相同,但同为“救国”,都共同倡议知道新年代,重估旧传统,在这共同之下的年代风气,对传统文明相对地限缩、压抑。“绘画系”中,西画与中画教育时数悬殊;西多中少。潘很担忧学生传统根基太薄。十年后,到1939年,在滕固校长支撑之下,中西画再康复分科教育。潘任中画主任,并于二、三年级分成山水、花鸟、人物专业授课。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