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扇子的有用性

人民书画网  2017-08-01 11:26:27 阅读:
核心提示:

 

  扇子是最有大众基础的纳凉神器,除了招风取凉,它在中国人日子中的人物越来越凌乱。长沙博物馆典藏部的陈立果展示了博物馆保藏的一个宋代团扇的扇面,叫“宋人鹳鹆图”。他介绍,这时扇子已变成文人雅士赏玩的东西,扇子的功能性在削弱,变成艺术品。正本唐朝时团扇就初步盛行,开始被闺阁喜欢。到宋代时团扇发展到巅峰,是文人骚客的心头好,不只用于摇扇纳凉,还用来抒发情怀。不过,后来大行其道的折扇这时仍是小市民用的,未登大雅之堂。

  明代初步,便是一柄折扇打天下了。长沙博物馆保藏了一幅折扇扇面画《设色山水人物图》,作者是明代朱士瑛。能够梦想当年翻开扇子时的冷傲:洒金的扇面上,一文人泛舟水上,俯首望向飞流的瀑布,有种淡于仕进,优游山前的意境。在火热的夏季,似有清风徐来。

  古代的文人真会玩。典藏部的何枰凭拿出了几个清代扇骨,有黄杨木的,雕了一只蝉,清雅又富于梦想力,叹为观止;有象牙质料的,劳苦大众花费不起。清代的湖南,在扇子史上能够大书一笔,洞庭君山出的湘妃竹,上面有斑斓,用来做扇骨很受等待。假如斑斓呈凤眼形状,则价值很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