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镜框里的艺术国际

人民书画网  2017-09-14 10:48:27 阅读:
核心提示:

 

  照相机的取景框总是能如实把现象都摄入,正如我们的眼睛,所见即所赏之景。当然,现在的拍摄发明现已可以运用PS的技能进行取舍了,那么好的绘画应该更高档和随心所想一些。将实际之景之物转化为心中之现象,源于实际又超逸于实际才是有了艺术加工,最终诉诸于笔下出现于画面才是优异的著作。

  当我们赏识形象派莫奈的著作时,初见之下对他所用的艳丽颜色拍案叫绝,细看来就会发现,莫奈奇妙地运用了伦敦的雾气,只描绘自己想画的目标。莫奈发明了多幅的“伦敦国会大厦”,每一幅都由于时刻和光线的改变而不同。到了他晚年发明的《睡莲》系列,对光线的运用更是曼妙。画家放弃了描绘目标的详细细节,而仅用了了光影的手段来体现所见之景,这就是画家方法的取舍和提炼。他的著作是艺术家自己关于光、色和自己对这种奥秘的现象的共同感触。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