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的艺术
杨占家记住,解放时,他在广播里听到毛主席的声音,很激动。那个下午,学校举办活动,扮演话剧白毛女,他在里边演大春,躲在山里吃不到盐,也喝不到水,但依旧心情高昂,由于好日子就要来了。
不久,村里有人来打麦场或学校操场放电影,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遇到收费的电影,杨占家就从家里拿一个鸡蛋去兑换一张电影票。他记住,大多数是苏联的电影,有《列宁在十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有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
这个拿鸡蛋看电影的少年,没有想过自己会和电影有什么联系,那时他只爱画画。
家里没钱买笔和纸,他就拿树枝和石头趴在地上画,从村西头画到村东头。上小学后,教师见他写字和画画不错,就让他办黑板报,杨占家每次都很用心。
有一次,武清县文明馆馆长到学校参观,看到黑板报,问“这是谁做的呀?”知道是杨占家做的后,馆长让他小学毕业后到县文明馆当馆员。
但杨占家想学习更多的常识。1952年小学毕业后,他考上了河北杨村师范学校的初中班。当时有一位从北京来的美术教师,成为了他的美术启蒙教师,不光教他画画,还让杨占家给他的著作画插图。
三十年往后,杨占家在北京一马路边的旧书摊上,看到一期《物理通报》杂志,里边刚好有他帮教师画的插图,杨占家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了下来。
1955年,杨占家考上高中,进入河北芦台中学,日子依旧贫穷。
他平常住校,每个月有7块钱的助学金,几分钱一份饭,一个礼拜能吃一次肉。杨占家至今记住,学校管膳食的叫金大爷,一到吃肉的时分,学生就大喊“金大爷万岁、金大爷万岁”!那时家里只要新年的时分才有肉吃。
到高中时,学校又没有了美术课,杨占家坚持自己操练。高中同学张书贵至今记住,杨占家喜欢雕琢,搞创造,还规划了切菜机,也常常帮教师画动植物挂图,制作学校的黑板报。
弟弟杨占福说,他们一起去武清县图书馆看书,去户外操练写生,杨占家常常“一画就画一个上午”。
由于家里没有钱,弟弟杨占福小学毕业后,初步帮家里干活。而一贯靠助学金上学的杨占家,希望读书改动自己的命运,他寻思未来,认为艺术要跟科学结合才有价值。
1958年,杨占家考上了中心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筑装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