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人民艺术 正文

“艺”路有你,“韩美林艺术大篷车”正青春

人民书画网  2018-12-28 13:51:14 阅读:
核心提示: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韩美林艺术大篷车”也走过四十个年头儿,攀登了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

今天,就请随小编一起,去探寻韩美林这四十年来的足迹。

“ 大家今天看到,我们的艺术大篷车车队有九辆‘装备’,可是大篷车起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辆破旧的摩托车,甚至差点都因为吃不上饭而被卖掉。因为当年,我带着工作室的众弟兄们,成为美术家协会第一个自力更生的艺术团体,一群只懂艺术、不懂经营的人,要到市场大环境里自己挣饭吃,真的是两眼一摸黑、被坑被耍的快没有活路了。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我为什么总强调艺术大篷车?因为到了下面、接了地气,我就知道我们骄傲不起来,人一下子就得到了教育、心里一下子就得到了净化。我们的艺术大篷车之路,绕了古老的文化、绕了中华大地、还绕到了非洲美洲,我们绕了四十多年,依旧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艺术上的前进,更是灵魂上的洗涤。我们经历很多坎坷,但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就是我们踏踏实实地开着艺术大篷车,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正因为有了非常诚恳地对待艺术的态度,才让我们一路走到现在。 ”

▲“‘艺’路上有你,40年韩美林艺术大篷车正青春——致敬传统感恩夜活动”

2018年12月26日,还是那个铿锵有力的熟悉声音响彻耳畔、再一次回旋在北京韩美林艺术馆的南展区,震彻心扉。

七十年代,曾有一部名为《大篷车》的印度电影红极一时,影片讲述了在美丽的印度大地上,一支快乐的吉普赛歌舞篷车队,用人性的纯洁和勇敢,成功帮助索妮脱离虎口狼穴。《大篷车》同情贫苦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吉普塞人,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乐观、正直和不畏强暴的可贵品质,可谓正能量满满。

▲“韩美林艺术大篷车”,与人民在一起,与传统共命运

同一时代,著名艺术家韩美林的“艺术大篷车”也开始行走于文化艺术的“三江源”,开启了向民族民间艺术致敬、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旅程,至今已有四十载。

“韩美林艺术大篷车”的脚步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也走向了世界的五洲四海。千百万公里的行驶路线、忘我交流切磋的民间艺人,这些都是韩美林艺术创作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更是韩美林艺术灵感不断涌现的珍贵源泉。

▲韩美林艺术大篷车四十年轨迹图

昨晚,“‘艺’路上有你,40年韩美林艺术大篷车正青春——致敬传统感恩夜活动”如期举办。一众“韩美林艺术大篷车”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支持者,齐聚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共同为这辆韩美林开了四十年的艺术大篷车喝彩加油。

九十二岁高龄的韩美林老友——著名表演艺术家卢燕老师也亲临现场,为美林的艺术大篷车点赞,感慨两人都是在艺术的道路上,保持了永远“正青春”的不老状态。

随着轻快的音乐,来宾们陆续入场。当自带女王气场的卢燕老师闪亮入场时,挚友韩美林和夫人周建萍疾步上前迎接,依旧是用最具代表性的韩式熊抱表达了主人的热烈欢迎。拥抱过后,两位艺术大咖携手在“同人民在一起,与传统共命运”的横幅上签名,并按上自己彩色的手印,许诺将共同陪伴艺术大篷车一路前行、精彩继续。

▲韩美林周建萍夫妇拥抱卢燕老师

▲韩美林夫人周建萍搀扶卢燕,共同签名

▲青年艺术家李玉刚签名

七点整,活动的钟声准时敲响,一个个富有纪念意义的环节高潮迭起。

序幕情景剧表演《“艺”路走来》由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员工与韩美林的博士生联袂出演,再现了“韩美林艺术大篷车”历程中的经典桥段,勾起了所有人的回忆,有心酸、有苦涩、亦有甘甜、有欢呼,泪水和笑容悄然爬上大家的脸庞。

▲艺术馆员工情景剧表演《“艺”路走来》

曾经的艺术大篷车队伍条件艰苦,大家甚至饿得前胸贴后背、只能穿着泥猴儿般的脏衣服、坐在墙根儿啃苹果皮;韩美林工作室成立初期承接的第一件大型城市雕塑是大连老虎滩的《迎风长啸》,可是完工之后却被无故拖款、没有收到一分钱,韩美林坐在石虎的背上仰天长叹“为什么我韩美林报国无门啊”。终于,艺术的苦行路上有了转机,大篷车的视野范围从雕塑拓展到钧瓷、琉璃、剪纸、刺绣,穿梭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中,如鱼得水;取得大成就的“韩美林艺术大篷车”,从来不知道“骄傲”二字怎么写,地位再高也永远不忘给予自己艺术灵感的民间艺术,资助濒临失传的艺术形式、帮助生活困难的蓝印花布艺人,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韩美林的心头事;终于在2018年,“韩美林艺术大篷车”翻越巴颜克拉山,来到了真正的三江源,也寻觅到了艺术真正的“根”。

表演落幕,艺术大篷车发起人——著名艺术家韩美林登台发表感言,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动情一幕。

▲韩美林回望大篷车四十年

在现场,韩美林不仅感慨艺术大篷车的四十年历程,更是回忆起“和人民在一起”的四十年,他激动地说:“在我们最苦最难的日子里,是人民帮了我们。起步做雕塑的时候,因为‘小人’告状我们无故停工九个月,所有人在大冷天里穿着单薄衣服、不仅没饭吃甚至连一口热水都没有。这个时候是公园的师傅给我们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疙瘩汤,这种感情无法言表、永生难忘。所以,我必须爱我们的人民,爱我的祖国,一生不能忘本。”

韩美林不忘本,“韩美林艺术大篷车”更不会忘本。当年的美协主席吴作人曾亲笔为“韩美林工作室”题字,并鼓励艺术大篷车启程。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韩美林夫人周建萍首先便邀请了美协老领导原美协书记处书记、副秘书长戴志祺登台讲话,共庆大篷车取得成功。

▲原美协书记处书记、副秘书长戴志祺回忆往事

戴老深情地回忆道:“我是1986年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的,刚到单位的第二年、也就是1987年,韩美林工作室正式成立了。在那个年代,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是第一个走向社会的艺术团体,从此他们不能再靠国家养着过日子,只能到市场的大潮中自己想办法挣饭吃,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韩美林是第一个,也是美协唯一一个。我是韩美林的好朋友,在艺术上也是他的崇拜者,所以当年我们俩一起踏上艺术大篷车之路,去到淄博博山琉璃厂。当时,厂里的环境十分艰苦,但韩美林却硬是坚持要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也硬着头皮要和他一起。没想到,韩美林对朋友好的真是没话讲,硬生生把我安排到淄博最好的宾馆住下。没几天,韩美林就为博山琉璃设计出了大量的手稿,用自己的新思路打开了博山琉璃的审美空间。回到北京,韩美林便开始准备自己的个人展览,摆到琉璃作品时,他就犯了难,因为当时那批琉璃太受欢迎,早已在香港的展销会上因好评如潮而被抢购一空。不过,我这里倒还有两件当时韩美林在博山琉璃厂的得意佳作,他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好作品与朋友分享。于是我便马不停蹄地送到他家里,美林见到后很欣喜、一直谢个不停,而且还保证一定在拍完画册、展览结束后送还给我。我当时真是感动,这明明就是你韩美林的作品,愿把我当朋友、与我共同欣赏已经是三生有幸,哪有什么借还之说呢。于是,我告诉他,这两件琉璃现在完璧归赵,它们永远属于您深爱的人民。”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会副主任卢昌华发言

作为艺术大篷车的见证者,时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会副主任的卢昌华也上台发言。卢主任一上台,便幽默地介绍自己:“首先,我想给自己一个最清晰的定位,那就是‘韩美林的铁杆儿粉丝’。认识韩老师四十年来,每一次韩老师活动请柬我都留着,如果下次咱们有什么历史回顾活动,我也可以和戴书记一样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当谈到艺术大篷车,他觉得与其说自己是见证者,倒不如说自己是一个受益者。“首先我必须说一下,这四十年和我一起吃饭次数最多的挚友就是韩老师,从路边摊到下馆子、从王府井到艺术馆,我吃韩家菜整整四十年。肚子吃饱了,精神上跟着韩美林更是满足。现在大家总说什么互联网+,我想提一个‘韩美林+’的概念,因为不管什么艺术题材他都能用美来表现,他的艺术世界千姿百态。更难得的是,作为一个艺术大家,有些人是曲高和寡的,而韩美林的作品不仅能让老百姓看懂、还能让老百姓喜欢,这真的不容易。为什么韩老师能做到,因为他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到了民间。”

▲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发言

一谈到自己与“韩美林艺术大篷车”的故事,到场嘉宾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国务院参事室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说:“韩老师是一个有情怀有风骨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大篷车能深入民间、不分彼此,绝对是出于一位艺术大家对传统、对文化、对民族的尊重。我们文史馆也愿与大篷车同行,去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话音刚落,耿司长还代表中央文史馆送上了专属于“韩美林艺术大篷车”的慰问金。

▲通州区梨园镇党委书记冯丽英发言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