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记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展12日于天河购书中心开幕
由广州购书中心、天安门文创、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主办,广州高地文化空间、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广州墨迹简言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广州百诚艺术馆承办,中国工艺美术集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的“技艺·记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展”从2019年10月8日至10月15日于广州高地文化空间展厅举办,开幕访谈于2019年10月12日下午3点进行,本次展览总顾问百诚艺术馆馆长李明浩,策展人黄丽虹,媒体支持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今日头条、雅昌艺术头条、华夏艺术网人民书画网、岭南艺术网、中国艺术收藏网、中国国家艺术网、墨迹简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千万年来,我们长养在这片土地,祖祖辈辈积累下的经验和智慧,使得生命与文明流传至今。百代兴衰,先人走过的路,全部交汇在今天,形成了我们共同享有的文化遗产。
细探灿若繁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起源于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以编织、堆垒兼并点翠的细金工艺—“花丝镶嵌”;有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于明朝达到顶峰的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有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记载,几乎就成为了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和象征,有“软黄金”之称的清代四大名绣之首——苏绣......
这些浪漫而厚重的礼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发展流变,虽然随着族群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但对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不变的。他们值得被深刻而虔诚的传承。
今时今日,非遗与传承者依旧在这片土地上谱写着动人的颂歌。此次展览以“技艺·记忆”为主题,展品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的传统技艺,门类含括花丝镶嵌、景泰蓝、玉雕、紫砂壶、苏绣等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共计53件,尤其突出的是袁长君老师的花丝镶嵌作品《千手观音》是本次展品中的代表作,完美呈现了传统技艺的精湛和传统文化的力量。力图多维度的向公众展现这些珍贵的“非遗”技艺,希冀观众能从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