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宋辽金及元代的制笔工艺

人民书画网  2020-05-28 09:22:00 阅读:
核心提示:

 

  北宋时期,依然盛行兔毫等硬毫笔,但羊毫已较为广泛运用。1988年在安徽合肥城郊宋墓发现五支毛笔,均为竹制。残存笔芯,是麻纤维丝制成的,归于长锋柱笔芯。枣心笔是宋代毛

  笔的形制,因笔头形同枣核而得名。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有文房图,可见当时毛笔的形制。苏轼对诸葛高的制笔工艺有过这样的点评:“惟诸葛高能之,别人学者皆得其形似而无其

  法。”

  兰蕊笔是元代的湖州名笔,首要因笔头形似含苞待放的兰花花蕊而得名。跟着文人画的翻开,书画家寻求“以书入画”,注重适意,湖州产的长锋羊毫非常习气这一需求,且制作精

  良、分层匀扎,工艺严峻。此时也构成了“尖、齐、圆、健”之“四德”,成为点评一支好毛笔的公认规范,以善琏为代表的湖笔制作中心带动了江浙一带的制笔业昌盛。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