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判定的通人
古书画判定家在国家经济转型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许多,这之前是很少的,令古书画专业作业者信服的就更少。并且这少量的专家中,还多有偏重,有的善于鉴画,有的偏于书法,有的有名头巨细之限;而治碑本者,多不问书画问题,而又有碑、帖之分,即善于校碑者,多不能断帖之真伪,等等。只需启功先生淹有众长。
启功先生是声威的书画判定家是人所共知的,早在抗打败利后的上世纪四十年代中,他便被聘为故宫博物院的专门委员判定书画。新我国建立后,先生更是国家倚重的几位专家之一。其时看画许多,现在天还有专家当作论题的梁楷《右军书扇图》,先生文中言及,早在文物局在团城收画时,就现已断其为“旧摹本”了。我这儿只讲一个先生判定绘画的比如,以见其判定特征。《爽籁馆赏识》第二辑中,有一本吴历画册,“画法细密,适当精彩,本款是‘丙戌年冬至摹古八帧’,每页都有清初人对题”。后有陈德大长跋,指出题跋年月有问题,其间王澍跋更是临帖,后又经人挖改。但先生仍定其为伪:“其实这一册的漏洞,并不在于对题的年月,况古代名画拼配题跋的事许多,都无损于名画的真确性。而这册的问题实有以下六点。”先生列的六点分别是,一,画法、用笔、布局、烘托,吴历都有其特别风格,此册与之彻底不同;并点明此册是明末武丹的画风。二,吴历书学苏轼而又有自己特征,与此册题字笔法全不相同。三,印章不符。四,款书墨色浮,同画上墨色不同。五,末页吴历款题,原是恽寿平题画语,见《欧香馆集》。六,册中仿李成一页题云:“李营邱秋渡图”,清代雍正四年为避孔子讳,丘字才改为邱;吴历卒于康熙五十七年。并注明这是其“陈励耘师考出”者。终究,先生点明这一册是用武丹画改造作伪的。读者自能判别,能从上述六条差异书画真伪的能有几人呢!何况先生还了解并确知此图改款的具体人即善作伪的祁崑祁井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