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古代比较兴习俗画

人民书画网  2020-09-28 07:55:04 阅读:
核心提示:

 

  我们能看得见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的日子,是“乞巧”啊什么的。近邻老Wang常见,真实的牛郎难见。自己家媳妇织布的,老是见着,天上的织女有几个人见着了?

  黄均 乞巧图

  我国人在唐宋之后,仍是挺讲规矩的。

  “乞巧”是女性家内部的活动,是“妇女联谊会”活动。所以古代“七夕”的“女儿节”性质是从这儿表现的。

  可是“牛郎会织女”说正经了是“家庭活动”,说浪漫点儿是“爱情运动”。至少归于“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那种的。所以古代“七夕”的“情人节”性质是从这儿来的。

  在那个年代,必定好多人觉得“不正经”。还真别说,古代真有过禁七夕过节的情况,根柢上是从这方面考虑的。

  古代画画的人,能画人物就是挺不简略的身手了。不像一些画山水玩“高乐”的文士,画人物是拼技术费功夫的作业,根柢画一张是想挣一张的钱,至少别白画。假定画一幅牛郎织女,遇到哪个不开眼的,把这归到“淫秽三俗图像”里,画毁了功夫白搭不说,再吃官司下大牢,那谁干啊。

  所以说,“乞巧”是“安整体裁”。“牛郎织女”是“有争议体裁”。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