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子恺翻译中悄然飘过的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出现于意大利,随后流行于俄、法、英、德等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艺术门户。
尽管“未来主义”艺术运动未曾在我国真实产生过,但它却在包括丰子恺在内的我国作者的艺术史书写中留下了痕迹:如在1928年,丰子恺编述的第一本艺术史作品《西洋美术史》中,作者以几乎没有任何个人倾向的笔调悄然点出了在当今世界艺坛还有一个“未来派”存在;在1934年编译的《近代艺术纲要》中,丰子恺认为,“这只能看做近代日子的一种记载,间隔的哆嗦时代的坏处,产生的表记。”
1921年年头至年末为期10个月的日本之行,对丰子恺日后的艺文路程颇有影响。他不只在东京的旧书摊上“碰到了”竹久梦二,而且把握了日文和英文。此次“游学”(这次去日本称为留学嫌太短,称为旅游嫌太长,被丰子恺自己戏称为“游学”),为丰子恺翻开了与东洋乃至西洋联接的绘画和文学的通道。
1925年,丰子恺与匡互生在上海兴办立达学园。1928年,丰子恺编述了自己的第一本艺术史作品《西洋美术史》,由注册书店出版。这原来是一本为立达学园西洋画科编写的教育讲义,节录了日本学者一氏义良的《西洋美术的常识》里的章节。这也不是一般含义上完全遵从原作的译著。丰子恺在序文里写到:“我并不照译,只节录其重要部分,(略加补偿),而用作美术史讲义,又直名之为《西洋美术史》。”之后,丰氏的另几部艺术史作品也根柢是这种情况,节录日本学者的艺术史原作,并参加自己的见地。因而,对原作的节录取舍,也闪现了译者自己的考虑。丰子恺编述的《西洋美术史》是一本从古代到现代,由“原始时代”开端,以“新式美术”结束的书写完备的艺术通史。值得注意的是,最终一个章节“新式美术”中,丰子恺保留了日文原著中的关于立体派与未来派等现代艺术思潮的介绍。其间,未来派尽管在丰氏翻译时的1920时代末已处于颓势,但从其时艺术史书写的角度看仍然是新的,几乎同步于时代的艺术潮流,究竟从日文原著的写就到中文的翻译还要履历一个时间的跨度。可见,丰子恺认为,作为关于学生的教育,很有必要教授和传播给他们世界上最新的艺术翻开趋势。在“立体派与未来派”的阶段里,丰子恺写道:“立体派是空间方面的处理,未来派是时间方面的处理。这两派,于现今的青年人的美术的表现上有很大的影响。”作者从客观的角度对未来主义进行了简明的介绍,以几乎没有任何个人倾向的笔调悄然点出了在当今世界艺坛还有一个“未来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