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写意为上
人民书画网
2020-12-18 11:10:41
阅读:次
核心提示:
张仃的解说无疑是真诚的,也是自洽的,证之于古今中外的画史,则不能不显得太“个案”。试想,一个对绘画深度痴迷,几十年来笔耕不辍的人,因不能亲临天然写生而丢掉作画,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特别我国画这门艺术,书画同源,写意为上,搜尽奇峰,为打草稿,守一方画室,妙想迁得,自铸方寸国际,乃是不移至理的事;而耄耋画师,因身体原因,足不出户,闭门造车,烟云供养中安度晚年,更是往常不过的事。怎样作业到了张仃身上,就变成破例?
张仃此举,令人想起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安泰(安泰脚踩大地时,力大无穷,不行打败,一旦双脚离地,神力便失。)他将自己进山采风喻为“朝圣”,意味着一走进天然,便神灵附体,下笔如有神。
细心考究起来,这种“神凭”现象并非历来就有,而是始于“文革”后期。在此之前,作为一个改造艺术家,他的写生,是为“深化日子”,此种日子,是“二为”(为工农兵、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政策标准下,闪耀志向之光,通向共产主义乌托邦的日子。不论是上世纪50年代“新我国画”水墨写生,仍是60年代初“毕加索加城隍庙”艺术实验,都不脱这个规划。是后来的运动与炼狱,烧毁了他对日子的夸姣感觉,甚至连同烧毁了对颜色、变形的夸姣感觉。由于,正是那批“原于日子,高于日子”的彩墨装饰画,给带来灭顶之灾,遂有后来的“朝圣”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