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透析的对天道 禅宗等的了解
人民书画网
2021-01-18 12:53:59
阅读:次
核心提示:
与其说是摹本,不如说它反映了乾隆的一种精力日子,容纳了乾隆对天道、禅宗等的了解,“是一是二,敬而远之”是乾隆对画中画构图立意的一个阐明,有跨过宗派、万物归宗的领会。这在老庄思维里有相似的论说。此类题文都是乾隆自我标榜领会天道真理的体现方法,这是乾隆内府描画的立意同仇英摹本的本质差异。
有记载,画过或描画过《萧翼赚兰亭图》的画家有阎立本、吴侁、顾德谦、支仲元、朱绍宗、释隆茂宗、钱选、赵子俊、仇英、张大千、于非等。现在存世画作多为无款或后添款,大都托名顾恺之本来,其间比较闻名的有台北故宫本、辽博本、北京故宫本等。
台北故宫本图绘萧翼、辩才、旁僧、俩执事者共5人,卷后有万藻、南宋绍熙壬子(1192 年)沈揆、大明成化乙未(1475 年)长啸、清金农等题跋,另钤有高江村、毕泷等藏印,《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此图用笔天然,画面轻松,无描画著作惯有的特征。
图中辩才所坐禅椅的形制、 技法,椅子旁的净瓶等具有五代至宋的显着特征,萧翼头上所戴的是五代宋初的软裹幞(fú)头,茶具也符合唐末至宋的特征。总归,现在学界均认为此图为《宣和画谱》所载顾德谦《萧翼赚兰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