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出不相同的画意
人民书画网
2021-01-18 13:30:56
阅读:次
核心提示:
台北故宫藏有一件《元人传经图》,《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著录。图中描绘一中年骚人坐于右,一僧坐于左,一童侍立于后。如果把画面解构为人物和布景两部分,可以发现,人物 方面,3个人物的方位和几本《萧翼赚兰亭图》根柢一起,中年文士的神态、姿势、装束和北京故宫本颇有神似之处。
布景方面,以湖石棕榈为布局,置于小山水的环境中,这些元素和刘贯道款本极为相似,只是内容稍减。可见此图在人物结构、神态装束及布景布局等方面,都可在其他的《萧翼赚兰亭图》中找到相似依据,应为《萧翼赚兰亭图》无疑。台北故宫所藏传为巨然所作《萧翼赚兰亭图》轴,无款。以“萧翼赚兰亭图”称谓出现的最早记载在张丑《清河书画亭图》)、瑞士瑞特博格博物馆保藏的赵麟款本、北京故宫保藏的明无款本、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馆保藏的姜隐本、1997年及1990年佳士得拍卖的明代慎重以及清丁观鹏等摹本,各有特征。
这些摹本中,靠近或相似辽博本的描画著作最多,包含钱选款、赵麟款、赵孟款等一系列摹本。从宋代一贯到现代,简直每个年代均有画家描画,依场景的气氛和主宾的神态,北京故宫本也可归入此体系。此体系的母本今已不见,辽博本上的器物反映了一些唐代的特征,所以此体系的母本应在唐至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