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苏轼的豪宕胸襟和豪宕风格

人民书画网  2021-01-28 11:42:19 阅读:
核心提示: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为难,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想历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把苏轼的豪宕胸襟和豪宕风格体现的酣畅淋漓,在日子中,咱们必定会遇到风雨,不论是日子仍是作业上的难题,都不要让自己现在绝望丢掉的心境中太久,学学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两句成为经典表扬是有道理的。纵使你什么也没有,豪宕的心境要有,高兴终身才是夸姣的。人生在世就要洒脱一点。

  一个高士头戴斗笠,脚蹬木屐,肩披长袍,右手拄杖,左手拈须,踉踉跄跄行走在雨中。这是张大千(1899年~1983年)笔下的《东坡居士笠屐图》(吉林省博物院藏)中的苏轼形象。在这幅作于1941年的人物画宏构中,张大千题识曰:“东坡笠屐图,仿元人任子明笔。辛巳六月朔一日,敦煌莫高窟作,蜀郡张大千爰”,钤白文方印“张爰之印”和朱文方印“大千”。据此可知其乃仿自元代画家任仁发(1254年~1327年)的同名画作。在该画中,除张氏自题外,尚有时人傅增湘(1872年~1950年)和张朝墉(1860年~1942年)题跋。傅增湘题曰:“余旧藏元僧写坡公象,颧隆面削,宛如癯仙。兹大千抚本,乃尔广颊丰,意公自海南得佛印书后,悟得丧齐存亡,心与造化游,故尔心闲体逸如是耶!今披此图,可想见别黎子云家,风雨归途,野服萧然,妇孺随从,邑犬群吠之状也,辛巳新秋,沅叔傅增湘书于藏园之石斋”,钤朱文长方印“双鉴楼”、朱文方印“傅增湘”和白文方印“癸卯馆元”。张朝墉题曰:“心香一瓣散馥芬,不用海南兰麝薰。升阶自集乡人群,冠敛杂沓会风云。时局催肝笔砚焚,碧血成晕苔生纹。岷江浩渺万派分,哪得和气含氤氲。暮颐山头长髯君,芸窗早岁窥皇坟。万斛源泉发高文,下视百家如蠛蚊。黄惠迁谪奚足云,绣寰画袁铭殊勋。我欲笔阵扫千军,老拙不学兼不勤。燕市酒薄难为醺,胡不归去躬耕耘。万里何尝异乡枌,肴核罗列旗号分。迎神一曲声凄焄,去天尺五公应闻。张朝墉”,钤白文长方印“白翔”。两人题跋,均从不同视角解读“东坡笠屐图”的根由、形象与文明寓意,而张大千此画则是对这一主题的图绘解构。从其画法看,此时正是其在敦煌莫高窟时期,故画工精密整齐,赋色雅妍,乃其前期人物画的精品力作。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