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文艺 正文

隐逸志与田园情

人民书画网  2021-02-18 10:35:10 阅读:
核心提示:

 

  文艺的母体是实践的日子与长远的文明。大凡某种体裁能孳生赓续、经时不蔽,必因其与人之生计朝夕与共、道理互参。这些与实践日子休戚相关的事物,渐融入文明史的清流。与人日常相伴的动物、牲畜形象很早就成为了文学和艺术创造的常见体裁,进入图画、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与人类日子联络紧密、作为“牲畜”之一的牛即在其间。

  一般来说,回想美术史上某种画题或某类形象的源流,多从画史典籍与画迹传达中寻觅出处。牛的形象,在远古陶器、周秦的青铜器、玉制品及汉画像石等处已可寻迹,再至魏晋六朝正式走进文人绘画。如学者所言:“马和牛自古以来便是十分盛行的绘画体裁,因为他们分别代表着帝王的天和世俗的地。从标志意义上看,活络、聪明和英勇的马通常是与巨大的文人、超卓的官吏和为国效能的王公贵族联络在一同的,而水牛则能引起人们对田园隐逸日子的遥想。”(杨新、班宗华等《我国绘画三千年》)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文人绘画中的牛图始于魏晋,有史道硕的《牛图》、戴逵的《三牛图》等。如这一时期的陶弘景,因其兼为文学家与道教思想家,他笔下的《二牛图》天然蕴涵了希慕隐逸的主题寄寓。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支付中心| 法律声明| 商务洽谈| 意见反馈| 隐私保护| 招聘信息|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人民艺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art-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